李冰一早就去了材料库。管理员翻着积分记录,眉头皱得能夹住纸条:“抗风沙斗篷只剩两件库存,高阶防护类装备优先供给巡查队。”
“这是任务奖励的积分凭证。”她把卡片递过去,“紧急实训备案可调用储备物资,我这边有院长签章。”
对方看了看印章编号,又瞄了眼她的脸,终于点头:“领吧,限本人使用,损坏照价扣除。”
她拎着两个密封袋回来时,白云飞正在宿舍门口等。他接过其中一袋,拉开拉链检查内衬符文线路。“这型号老了,去年淘汰的批次,导流环容易堵塞。”
“我知道。”李冰走进屋,把袋子放在桌上,“所以得改。”
她取出吞天葫,指尖轻抚表面银纹。昨晚凌云说过,灵脉能量若与斗篷内部的风系阵列融合,再经葫芦中转一次,就能形成微弱的能量排斥层——对黑暗侵蚀有基础抵御作用。
她咬破食指,在斗篷领口画下一道短弧。血迹刚落,布料上的符文便微微发烫。她闭眼引导体内残余魔力,顺着指尖缓缓注入。吞天葫忽然轻颤,一股温润气流自葫芦口溢出,缠上斗篷边缘的纹路,像丝线穿针般将断裂的能量节点逐一接通。
光芒一闪即逝。
她伸手摸了摸肩部织物,原本粗糙的涂层变得柔韧,轻轻一抖,表面浮起一层极淡的光膜。
“成了。”她说,“防御性能至少提升三成,还能挡一次低强度暗蚀攻击。”
白云飞伸手按了按肩部加固区:“重量没增加,不错。”
“你的呢?”她问。
“在锻造室。”他起身,“剑胚已经成型,就差最后铭刻。”
学院东侧的锻造区常年开着通风闸,铁锤敲击声不断。白云飞走到自己登记的工位前,星铁剑身正卡在夹具上,风元素晶石嵌在护手下方,连接着一条细密的导流槽。
他拿起刻刀,沿着预设轨迹一点点压进金属表面。每一划都得稳,深了会破坏晶石共振频率,浅了则无法引动空气中的游离风能。
第三道纹路收尾时,剑身突然嗡鸣一声,刃尖迸出半尺长的气旋。他停下手,吹掉碎屑,拎起剑挥了两下。风声贴着耳畔掠过,却没有以往那种滞涩感。
他走到试炼石前,抬手一斩。
石块应声裂开,断面平整。第二击横扫,第三击斜劈,三块并排的岩石接连炸碎。残留的剑气在空中绕了半圈,才慢慢消散。
“导流稳定,充能效率达标。”他收剑入鞘,对着墙角的检测仪看了眼读数,“够用。”
莉莉那边更早开工。她把自己关在实验准备间,桌上摊着一叠空白卷轴和雷系符墨。每张卷轴右下角都要加一个微型探测符,能在释放魔法的同时扫描前方三米内的能量波动——万一踩进陷阱,至少能提前半秒预警。
她一笔一划地画,不敢快。雷系魔法暴烈,线条歪一点都可能引发提前引爆。二十张卷轴画完,手腕酸得抬不起来。
最后一张收笔时,墨迹突然冒起一缕青烟。她赶紧拍下压制符,屏住呼吸等了五秒,卷轴才安静下来。
“差点完蛋……”她抹了把额头的汗,把所有卷轴整齐码进防水袋,再塞进背包夹层。
探测仪也改好了。原来的单频接收器换成了双频模块,她还加了个震动提醒装置——一旦侦测到地下空洞或异常金属反应,仪器会自动轻震三次。
她抱着设备回宿舍的路上碰上了李冰。
“怎么样?”李冰问。
“卷轴搞定,仪器调试完毕。”她拍了拍背包,“能用。”
“明早六点东校门集合。”李冰说,“飞毯预约好了,航程两小时,降落在沙漠边缘缓冲区。”
“导师那边没问题?”
“说是联合课题野外采样,报备了。”
她们一起去了图书馆后巷。白云飞已经在那儿,新剑挂在腰侧,外袍下摆盖住了剑柄。
李冰打开背包,取出两件斗篷、封印盒、水囊和食物包,一一摆在地上。白云飞把剑放在旁边,又拿出通讯器测试信号。莉莉则展开探测仪屏幕,确认电量满格。
“防沙面罩每人一个,双频通讯器绑定频道,别乱换。”李冰一边检查一边交代,“水囊贴身带,白天沙面温度太高,塑料外壳会软化。”
“封印盒我重新加固过。”白云飞指着盒子边缘嵌入的金属片,“是符文合金,抗干扰,摔一下也不会裂。”
莉莉把卷轴拿出来展示:“这些都能当预警用,但别指望连续触发。每次释放后要冷却三十秒。”
李冰点头,把所有东西重新打包。吞天葫放进最里层,外面裹了一层隐匿布料,只留一道透气缝。她能感觉到葫芦偶尔轻颤,像是在适应即将远行的能量环境。
“地图呢?”白云飞问。
她从内衣夹层抽出一张薄纸,铺在地上。红笔标出的两条路线清晰可见。
“北线绕远,但地形稳定;断裂峡谷快,可里面有废弃机械阵列,说不定还有残存警戒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