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棱镜”设定的最终评估时限,仅剩最后六个标准时。
联邦最高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刺痛。巨大的环形光幕上,代表着“棱镜”的光点依旧在虚空中散发着冷漠而稳定的光辉,如同悬于文明咽喉之上的一柄利刃,纹丝不动,却寒意彻骨。
最终报告的定稿工作,是在苏茜近乎独裁的强力整合下完成的。她驳回了张中华“绝对纯净版”的保守提议,也否决了刘国华“过度粉饰版”的浮夸方案,甚至顶住了来自议会部分元老要求“追究博路叛徒行为”的巨大压力。在最后关头,她选择了张瑞和埃隆大师所倡导的路径——一份以“生存、发展与守护”为核心,交织着坦诚、反思与不屈的报告。
报告没有回避联邦历史上的黑暗篇章:早期殖民的残酷、派系斗争的伤疤、面对未知威胁时的犹豫与错误……但这些内容被巧妙地编织进一个更大的叙事框架中——一个年轻文明在浩瀚宇宙中蹒跚学步,不断试错,不断从自身的愚蠢和痛苦中学习,并始终未曾放弃对光明、对团结、对未来的追求。
报告的核心灵魂,在于对“秩序之影”事件的重新诠释与升华。它用大量篇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从赵战毅然驾驶“种子”号冲向敌舰的决绝之光,到赵艳华融入回声、点燃最终希望的牺牲之火。报告将这些行为定义为一种超越纯粹理性计算的“非逻辑变量”,是生命在绝境中迸发出的、无法被任何冰冷逻辑完全定义的璀璨光辉。它坦诚了联邦在得知“平衡”真相后的巨大迷茫与认知震荡,但也强调了其在短暂混乱后所展现出的“适应性反思”能力——愿意质疑自身根基,愿意重新审视宇宙,并试图寻找新的、更智慧的共存之道。
“我们或许渺小,我们或许犯过无数错误,”报告的最后部分,由苏茜亲自审定,“但我们拥有从泥泞中爬起的力量,拥有为守护彼此而牺牲的勇气,也拥有直面自身局限并寻求超越的意愿。这,便是我们申请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这份凝聚了无数人挣扎、智慧与最后希望的报告,通过莉亚娜的中介,被转换成一种复合了数据、情感频率与灵能印记的特殊信息流,在倒计时仅剩最后三分钟时,如同承载着整个文明重量的漂流瓶,射向了那片沉默的水晶簇。
信息发送完毕的瞬间,指挥中心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声都变得清晰可闻。所有人都仿佛被抽空了力气,却又僵硬地定格在原地。
苏茜端坐在指挥席上,双手紧握着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但她挺直的脊梁没有一丝弯曲。冯兴申站在她侧后方,面色沉凝如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各个数据屏幕,仿佛在寻找任何可能预示结果的蛛丝马迹。张中华则站在阴影处,表情一如既往地冰冷,只是微微抿紧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莉亚娜坐在特制的灵能感应椅上,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不住颤抖。她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作为信息传递的通道和唯一的反馈接收者,她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全力捕捉着来自“棱镜”的任何一丝细微波动。
在整个联邦,从繁华的星际都市到偏远的边境哨站,几乎所有活动都陷入了停滞。人们聚集在屏幕前,街道上,家中,默默祈祷,或者只是茫然地等待着命运的宣判。一种集体性的屏息,笼罩了整个文明。
而在首都星轨道船坞,被严密监控的“开拓者号”内,气氛则截然不同。骈小洋和他的“暗影匕首”小组成员,已经全员进入预定战斗位置。舰桥主控台被他强行接驳了非授权的武器控制线路,那枚利用巢穴残骸制造的、散发着不祥波动的亚空间共振干扰炸弹,已经处于预激活状态,幽蓝色的能量在核心不安地流转。骈小洋的电子眼锁定着光幕上的“棱镜”,手指虚按在红色的最终启动按钮上,口中无声地念叨着:“来吧,混蛋……”
时间,在极致的煎熬中,一秒一秒地流逝。
十分钟……
二十分钟……
一个小时……
“棱镜”依旧沉默,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漫长的、死寂的等待,比直接的毁灭更加折磨人的神经。希望与绝望在每个人心中激烈拉锯。
就在连苏茜都几乎要认为对方不屑于回应之时——
“棱镜”的光芒,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闪烁了一下。
这一下闪烁,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所有人的感知中!
莉亚娜猛地绷直了身体,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
一道新的信息流,并非通过常规通讯频道,而是直接投射到指挥中心的主光幕上,同时也在莉亚娜的脑海中清晰地回响。内容简短、精准,不带任何修饰:
宇宙命运:【评估结果:存续许可(临时)。理由:检测到‘非逻辑变量’——‘牺牲意志’与‘适应性反思’,具备潜在进化价值。观察期延长。警告:谨慎使用‘基石’遗留技术(指从巢穴残骸中研究的技术),避免再次触及平衡边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