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起,白莲就再也没有去过大房的院子。大夫人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却隐隐知道定是跟崔韶仪脱不了干系,拘了她好几天要她抄经静心。
只是抄写经书,比起即将把那烫手山芋推到二房头上,崔韶仪觉得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崔家众人一共在别院住了八日,因为崔家大老爷和二老爷都只有十日的休沐。
根据越欢的说法,这十日里崔二老爷和白莲夜夜都要相见。
青黛轻声询问崔韶仪:“小姐,要不要想个法子将这件事捅破?”
崔韶仪沉吟了一下道:“不必由我们亲自动手,那白氏不是一个安分的。”
青黛应是,也就没再说什么。
这十日里崔韶仪过得很是舒心,要不就是去找崔华漪游园,要不就是带着崔嘉儿玩。本以为就可以这样高高兴兴归府,谁知道在归府前一日,崔韶仪去探望大夫人时,却听见大夫人与冯姨娘的谈话。
“瑶儿如今也大了,老爷去你那里的日子不少,这些年你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冯姨娘用帕子点点眼角,犹豫着道:“妾身也不知道,明明每个月都按时喝药……”
大夫人叹气道:“罢了,这事也不能全怪你。我这些日子在想,要不要再给老爷迎一位新人……前些日子国子监祭酒家的夫人跟我说,京郊有个员外郎家的女儿,因着未婚夫去世被耽误到二十岁,我倒是有些想法。”
冯氏把头买下去,嗫喏着:“夫人……我……”
大夫人安抚地拍拍她的手,道:“你不必担心,我们相处这么些年,你向来是个不生事的,我早已把你当做我自己的妹妹。你放心,我已经打听过了,那员外郎家的女儿是个性子极和善的,更何况有我看着,不会欺负到你头上的。”
冯氏是孤女,当初是因为家乡遇了难来到京城,被大夫人发了善心接到府里,又因为姿容秀美被抬作姨娘。
但就是因为出身太低,当年没少被府中下人折辱,二房就更是看不上她了,一口一个“冯氏”的叫着。
还是后来大夫人发现了,生了好大的气发卖了一批下人,冯氏这才在府中立足。
因此这些年冯氏与大夫人很是要好,连崔韶仪见了都会尊称一声“姨娘”。但若是新人入府,难免还是会威胁到她的安稳日子。
崔韶仪听见这些对话心中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母亲这些年的心病就是大房没有一个男孩儿,老夫人又不喜大夫人,她这个当家主母做得很是痛苦。
但她是未成婚的女子,按理说不能掺和到这些事里,便也只能悄悄离开了。
回去之后崔韶仪闷闷不乐,拿着本书发了好久的呆。
青黛进来后看见崔韶仪魂不守舍的样子先是笑了:“小姐,您书都拿倒了。”
崔韶仪这才回过神来,看向青黛:“青黛,你说我该怎么样让母亲开心些呢?”
青黛无奈地叹息:“夫人是心病,小姐您也没有法子的。”
崔韶仪突然两眼放光地看向青黛:“好姐姐,你能不能想个法子给母亲看看?”
青黛沉默了好久才道:“我早就为夫人看过了,师傅也说夫人身体没问题。五年前夫人小产,如今身体也该养好了才对。”
青黛的师傅是曾经宫中专为后妃看病的女医,五年前大夫人小产大出血快要不行了,崔太后派了女医来崔府看诊,成功地把大夫人救了回来,后来又收了青黛为徒。青黛天分极高,学成以后那女医更是放言道民间无人的医术能与之相比。
她们都这么说,那想必大夫人的身体确实没有问题,也许只是运气不好呢……
青黛沉思许久才轻声道:“奴婢曾经听说,夫妻久不孕,不一定是妇人的问题……”
话没说完,崔韶仪已然明白她的意思,激动地站起来。
“但,这也没法给父亲看诊……”
她又垂头丧气地坐了回去。
“且再看看吧。”
一夜安枕之后,就到了归府的日子。
崔韶仪对山中的这番景色很是依依不舍,但她也想念自己的栖梧院了。
回府的一月里,生活还是照旧。
大夫人一直在调养身体,还是未有孕,听说已经在筹备要迎员外郎女儿入府的事了。
二老爷与白莲时不时在她的静思斋里幽会,他们以为无人知晓,其实越欢早已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禀报给了崔韶仪。
但过了二十多日,越欢却突然满脸震惊地来复命,说白莲干呕不止。崔韶仪心中震惊,她虽还不知事,却也知道女子初有孕的表现便是干呕。
她立刻派月霜去与白莲身边的菊香接头。
半日后,月霜脸色凝重地回来了。
“小姐猜的不错,菊香说白氏这个月并未来事儿。”
崔韶仪稍稍压下心中的震惊,立刻开始盘算起更大的计划。
这一日,老夫人又召了崔家上下去她那里用晚膳。崔韶仪知道机会来了。
她唤了越欢来,低声交代了些什么方才起身往正厅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