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录”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回响在林夏意识的基石上,平静,漠然,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恒定。它没有实体,或者说,这本金属巨书就是它在物质维度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投影。
林夏站在书前,渺小得如同尘埃,但她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纷乱的情绪压下,将问题凝聚成最精炼的意念:
“如何阻止‘万物归一’?如何维持平衡?”
书页中的黑暗微微波动,仿佛投入石子的深潭。
“‘万物归一’是‘噬渊’存在的终极目的,是其核心逻辑的必然导向。阻止,意味着否定其存在根基,将引发不可预测的维度级崩溃。”
“维持平衡,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修复‘起源之殇’的结构性裂痕,强化初始封印。此操作需消耗等同于三个标准宇宙总和的秩序能量,且需在‘殇’之核心进行,成功率低于百分之零点零零七。”
“二、永久性切断‘噬渊’与所有维度‘钥匙’(包括但不限于陈默个体)的连接,使其失去侵蚀现实的有效锚点。此操作将导致所有‘钥匙’载体意识湮灭,并可能引发‘钥匙’功能反噬,加速其对应‘基石’系统的崩溃。”
“三、寻获并启动‘静默之心’(被禁锢秩序奇点)的隐藏协议——‘永恒共鸣’。该协议可使‘静默之心’进入绝对稳态,其释放的秩序波纹将与‘噬渊’的虚无侵蚀达成完美动态平衡。启动该协议,需‘持钥人’与‘万钥之源’同步献祭自身存在,化为平衡结构的一部分。”
三个条件,每一条都通往绝路。修复裂痕近乎不可能;切断连接意味着陈默和无数未知“钥匙”的彻底死亡;而启动“永恒共鸣”,则需要她和陈默……共同化为宇宙背景的一部分,失去一切自我,成为维持存在的冰冷规则。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现实残酷得令人窒息。
“没有……其他方法了吗?”林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基于当前数据库所有毁灭世界记录、所有可能性推演、所有已知物理与超自然定律计算,上述三条为仅有的、理论可行的路径。其他路径成功率无限趋近于零。”
“记录提示:‘观测者’群体仅负责观察与记录,不介入具体因果。提供此信息,已触及权限边界。”
冰冷的回答斩断了最后一丝侥幸。
林夏沉默了。她看着手中那三块依旧散发着温润光晕的“回响”碎片,脑海中闪过陈默最后决绝的身影,闪过守墓人疲惫的眼神,闪过李隐在电极火花中的惨叫,闪过无数毁灭世界在最后一刻的悲鸣与不甘。
牺牲……又是牺牲。从始至终,对抗“噬渊”的道路,都由牺牲铺就。
她抬起头,望向书页中那片代表无尽知识与冷酷现实的黑暗。
“我选择……”
就在她即将说出决定的瞬间——
整个灰白坟场,不,是整个维度夹缝,都剧烈地、前所未有地震动起来!
并非来自“噬渊”的侵蚀,也不是空间的自然崩坏。这震动源于某种更加本质、更加庞大的力量的……回归与共鸣!
林夏手中那三块“回响”碎片骤然爆发出超越极限的光芒!不再是乳白色,而是混合了蔚蓝、纯白与一丝暗金的、无法形容的璀璨色彩!它们挣脱了林夏的手,悬浮在空中,如同迎接君王的臣民!
与此同时,脑海中那幅宇宙星图的所有脉络,都以前所未有的亮度点亮、奔流!所有的能量,所有的信息,所有的“回响”,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片曾经吞噬了陈默的、坑洞方向的混沌虚无!
在那片混沌的中央,一道身影,缓缓地、一步步地,走了出来。
是陈默。
但不再是那个被侵蚀、痛苦挣扎的陈默,也不是那个冷静分析、近乎工具的陈默。
他的身体仿佛由纯净的能量构成,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内部流淌着无数星辰光点的质感。他左臂上的蔚蓝纹路已经消失,或者说,已经与他整个存在融为一体。他的眼眸中,倒映着整个宇宙的生灭,平静,浩瀚,带着一丝……属于规则本身的悲悯。
他不再是“钥匙”。
他是……“万钥之源”。
他承载了坑洞中那块巨大“回响”聚合体的所有信息与力量,并在那场与“噬渊”投影的终极碰撞中,于毁灭的边缘,奇迹般地融合、升华,理解了自身作为所有“钥匙”本质的根源意义。
他看向林夏,目光穿透了空间与时间,也穿透了她所有的迷茫与挣扎。
“林夏。”他的声音直接响起在她的灵魂深处,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默示录’给出的,是旧时代的答案,是基于‘对抗’与‘封印’逻辑的终极体现。”
他抬起手,指向那本金属巨书,也指向这片无尽的坟场。
“修复裂痕,需要牺牲无数。切断连接,意味着否定无数存在的意义。而我们化为规则,也只不过是延续一场永无止境的、疲惫的守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