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凌晨,李鑫在公寓的床上翻来覆去,被单已经被他折腾得皱皱巴巴。虽然今天已经通过竞技场储物箱将情报传递了出去,但那种如鲠在喉的不安感始终挥之不去。
特别项目组的保密机制严苛到令人窒息——独立封闭的网络环境,无死角的监控系统,进出都要经过严格的电子扫描。他带不出一张纸片,更别说任何电子存储设备。所有情报都只能靠自己的大脑记忆,再通过特定的存储芯片转述给假面。
大树。
李鑫低声呼唤。
我在。
那个低沉的电子音立刻在他耳中的通讯器里响起。
再核对一遍今天传递的情报要点。
已确认传递以下核心信息:
大树的语调一如既往地平稳,
第一,神域堂特别项目计划包含全精神力机甲和精神力压榨技术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第二,项目涉及至少六个研究基地;第三,全新机甲操控系统需要机士植入十二个神经接驳点;第四,精神力压榨技术已进入实战阶段;第五,确认蓝图竞技场-医疗中心-海外转移的完整链条。
李鑫坐起身,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虽然已经做了全面复盘,但他还是担心会有遗漏。特别项目组的资料浩如烟海,单靠人脑记忆难免会有偏差。
医疗中心使用的药剂成分,我传递的准确吗?
根据你的描述,我已经确认该成分与军方档案中记载的实验药剂吻合度达92%。
李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蓝图大厦依然亮着的几盏灯光。那些实验室里,此刻可能正进行着不为人知的实验。
还有特别项目组的人员架构...
已完整传递周小芸作为总负责人,下设三个研究小组的组织结构。
大树打断他的担忧,
包括每个小组的负责人姓名和研究方向。
打开一扇窗户,夜风吹拂着李鑫的额发,他深吸一口气。理智上知道已经尽力传递了最关键的信息,但情感上仍然无法完全放心。这种如履薄冰的卧底工作,任何一个细节的遗漏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对了,那个加密备忘录...
关于8号样本出现排异反应的内容已完整转述。
大树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人性化的安抚,
根据我的分析,你传递的信息量已经远超预期。
李鑫苦笑一声,转身离开窗前。也许真的是自己太焦虑了。毕竟在这盘大棋中,他只是一枚随时可能被牺牲的小卒子。但即便如此,也要确保每一步都走得万无一失。
李鑫靠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阑珊,远处偶尔传来悬浮车驶过的嗡鸣声。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换个话题来缓解紧绷的神经。
大树,
他轻声问道,
你觉得这种全精神力机甲真的比现在的操控方式更先进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角度看待。
大树的声音依然平稳理性,
如果单纯从机甲性能角度分析,答案是肯定的。
全息投影自动展开,显示出两组对比数据:
第一,反应速度提升37.2%,因为完全摒弃了物理操控的延迟;
第二,能量利用率提高28.9%,所有动力都直接用于机甲行动;
第三,战术动作完成度提升43.6%,精神力直连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控制。
李鑫盯着数据,眉头越皱越紧。
但如果从人类角度考量,
大树继续道,
这就是一种彻底的反人类行为。精神力者完全沦为消耗品,平均使用寿命不超过18个月,这还是在不计算频繁精神力过载条件的基础上。你们人类能接受这样的代价吗?
窗外的霓虹灯在李鑫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大树今天似乎格外活跃,又补充道:
如果抛开情感和道德因素,这种技术确实是机甲操控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类的生命怎么能用消耗品来形容?
李鑫忍不住反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
大树的语调依然冷静,
在工业革命时期,煤矿工人平均寿命只有32岁;20世纪的战争中,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以小时计算;即便是现代,高危职业的伤亡率依然...
够了!
李鑫猛地打断,声音在空荡的公寓里显得格外突兀。他转身离开窗前,投影数据在他身后闪烁不定。
房间里陷入沉默,只剩下全息投影运转的细微声响。李鑫站在客厅中央,突然觉得这个话题比情报泄露更让他喘不过气。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进步,往往伴随着最原始的残忍,这个认知让他胸口发闷。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划出一道银色的线。
这里还存在一个悖论。
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林悦之前也提到过。就算这种全精神力操控模式真的可行,一旦投入实战,机士的损耗速度会快得惊人。他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精神力者来填这个无底洞?光靠现在这种在竞技场搜罗自由机士的做法,根本不够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