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蓝图大厦的灯光渐次熄灭,位于地下特别项目组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李鑫坐在全息投影前,屏幕的蓝光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
他面前的屏幕上,终于完全展露出这个项目的全部面貌。这个被重重加密的项目,此刻就像一个被剥去所有衣物的少女,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眼前。李鑫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方,竟有些微微发抖——这是他卧底以来第一次真正触碰到这个项目的核心机密。
地下七层的特别项目组,安保等级高到令人发指。独立的供氧系统,独立的数据网络,甚至连电力都是单独的供电系统。平日里,每个研究员只能接触到项目的碎片化信息,就像盲人摸象。而现在,周小芸给他的权限,让他终于能看清这头的全貌。
李鑫快速浏览着项目目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瞳孔随着滚动的内容不断收缩——军用机甲、基因改造、精神力增幅装置、意识传输...这些只可能出现在军方绝密档案中的概念,竟然在这里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原来如此...
李鑫喃喃自语。他终于把很多事情都串联在了一起。这些所谓的特别项目,根本就是在批量生产超级机甲,以及所谓的超级战士。
李鑫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他揉了揉酸痛的颈椎,却舍不得移开视线。服务器深处,大树的幼苗程序正在全速运转,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每一个字节的数据。
突然,提示音在房间中响起——有人正在接近办公室。李鑫迅速关闭所有敏感文件,切换到传动系统设计界面。当办公室门被推开时,他已经变成那个吊儿郎当的技术总监,正对着屏幕上的齿轮图纸打哈欠。
还没走?
值班安保探头进来。
李鑫伸了个懒腰:
这不周总监交代的任务嘛,得抓紧完成。
安保狐疑地看了眼他屏幕上无害的机械图纸,想不通这个实验室最没谱的研究员,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勤奋,点点头离开了。门关上的瞬间,李鑫的笑容立刻消失。他重新调出文件,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李鑫的手指在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将项目资料一页页展开。正如他和林悦推测的那样,这个特别项目确实分为两个核心研究方向。
第一个研究方向赫然标注着全精神力操控机甲原型机。李鑫点开详细技术文档,眼前立即展开一个三维机甲模型。这台原型机的外观与传统机甲截然不同,驾驶舱内却异常简洁——完全看不到任何物理操控装置。这与那十二台隐藏在暗处的罗尼特机甲表现出的特征一般无二。
资料显示,这种设计彻底摒弃了传统机甲的双重操控系统。在常规机甲中,操控系精神力者需要通过两个部分来驾驶:其一是后颈处植入的B型或C型神经链接接口,这个小小的神经接驳点能够将机士的精神力转化为操控信号,用于机甲的精密微操;其二是物理操控台,包括操纵杆、指令键盘和紧急制动装置等,用于执行基础动作和应急操作。
完全依赖精神力驱动...
李鑫喃喃自语。这种设计理念极为激进,意味着机士必须全程保持高强度精神力输出。他点开神经接驳系统的示意图,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与传统单点接口不同,这套系统需要在整条脊柱植入十二个微型接驳器,形成完整的神经传导链。
第二个研究方向则标注为精神力压榨与提纯技术。相关资料显示,这是一套通过物理手段强行激发机士潜能的方法论。实验数据表明,常规训练下机士的精神力输出存在生理极限,而这项技术正是为了突破这个限制。
李鑫翻阅着实验记录,脸色越来越凝重。研究团队尝试了多种刺激方案:包括特定频率的电击疗法、神经兴奋药物组合、高强度声波刺激等。一份测试报告显示,经过的甲级机士,短时间内精神力输出峰值可提升47%,但代价是...
果然如此。
李鑫关闭文件,揉了揉太阳穴。这两项研究的关系已经很明显——压榨技术正是为全精神力机甲提供合适的机士。没有这种极端手段,普通机士根本无法负担新型机甲的消耗。
更值得注意的是,资料中多次提到联合研究的字样。蓝图科技特别项目组似乎只是整个研究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虽然具体参与方都被加密处理,但从文件往来记录可以推断,至少还有五个以上的研究团队在不同地点同步推进相关工作。
项目进度报告显示,全精神力机甲已经进入第三轮实测阶段,而压榨技术更是标注为实战应用。
李鑫将关键数据加密保存,时间已近凌晨四点。这些发现必须尽快告知假面,他一定能从其他角度找出这个项目背后的阴谋。
李鑫的指尖在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将收集到的零散信息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拼接起来。随着数据不断整合,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到令人心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