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却笑了:“银渠虫以星精土为食,说明这里的土够纯,水质才好。”他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块干饼,“我这还有,先垫垫,等巡查完第七个时辰,再好好弄点吃的。”
第四个时辰时,李兰村的支渠果然如记录所说,渗漏的范围没有扩大。林羽按照“分水闸记”的指引,带着星精土和墨魂草汁往支渠走,影自告奋勇地背着工具,拓荒偶的冰珠眼睛里,正好映出渗漏的位置,“就在前面!”
渗漏点在距闸口三十步的渠壁上,是道细微的石缝,水流正从缝里往外渗,在渠壁上积成细小的水珠。林羽将星精土与墨魂草汁混合,调成糊状,影则用铁锹把糊状的土往石缝里塞,“得塞实点,”周伯在一旁指导,“墨魂草汁能让星精土更快凝固,跟水泥一样。”
填补完石缝,林羽发现缝边的岩石上刻着个“补”字,笔画很新,是用他手里的铁锹刻的,“未来的我也在这里补过,”他摸着“补”字,突然觉得很奇妙,“我们像是在跟自己合作。”
第五个时辰,赵建国村的分水闸传来轻微的异响,像有石块撞击的声音。三人赶到时,发现是块松动的岩石滚到了闸口,被银渠虫群合力推着往渠外走,虫壳碰撞岩石的声音就是异响的来源,“这些虫子成精了!”影蹲在一旁看,“它们自己就能清理障碍!”
林羽捡起岩石,发现石面上刻着赵爷爷的名字,是他当年修闸时垫在渠底的,“石头老了, hold 不住了,”他将岩石搬到闸室角落,“留着当纪念吧,毕竟守了这么多年渠。”
第六个时辰,王村的分水闸前长出了片新的稻苗,是早上那颗种子发的芽,现在已经长到半尺高,稻穗沉甸甸的,像在向他们鞠躬,“是渠水滋养的,”影摸着稻叶,“王爷爷说的‘禾苗自兴’是真的!”
第七个时辰,夕阳的余晖透过天窗洒进总闸室,将七把钥匙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地面拼出个完整的星图。林羽接完最后一瓶水,瓶底的星精土颗粒变成了四十九粒——与守诺册上“七时后,土四十九”的记载分毫不差。
“一天的巡查结束了,”周伯收起七瓶水,按顺序排列在石桌上,“水速、渠压、水质都正常,银渠虫活动规律,明天可以按计划准备开五成了。”
影抱着拓荒偶坐在石桌旁,陶偶的冰珠眼睛里,总闸的刻度“五”旁,浮现出七个小人的影子,其中三个很清晰,是他们三人,另外四个还很模糊,“是另外四个守诺者!”他指着模糊的影子,“他们快来了!”
林羽看着冰珠里的影子,突然想起总闸青铜板上的七个空白,“等这四个影子清晰了,就是我们七人聚齐的时候,”他摸着孙村的书卷钥,“到那时,才能把闸门开到十成。”
夜色渐深,闸室里点起了火堆,墨魂草的烟火气与渠水的湿润气息交织在一起,格外安宁。林羽靠在石壁上,手里把玩着李兰村的小玉佩,玉佩的光芒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像在诉说着三百年的守诺故事。
他想起李奶奶麻纸上的“余十二处,待后来者续”,想起赵爷爷刻痕里的“护渠底之石”,想起孙爷爷批注里的“声匀则渠安”,突然觉得所谓的“守诺”,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时辰、这样的修补、这样的等待组成的细流,无声无息,却能穿越百年,滋养一方土地。
影已经抱着陶偶睡熟了,嘴角还挂着笑,大概是梦见了七人聚齐开闸的场景。周伯在借着矿灯光研究麻纸上的修缮图,手指在需要加固的位置轻轻点着,像在与三百年前的守诺者对话。
总闸的水流声在夜色里格外清晰,像首永恒的歌谣。林羽知道,离三百章还有很长的路,离五成开闸还有两天的等待,离七人聚齐还有未知的旅程,但只要这渠水还在流,这钥匙还在握,这守诺册还在续写,他们的脚步就不会停歇。
火堆旁的银渠虫群突然集体亮了起来,在地面拼出个“续”字,与墨魂潭边那片兰花瓣上的字一模一样。林羽望着那个字,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无论未来有多少伏笔,多少等待,多少未知,他们都会像这渠水一样,慢慢流,细细续,把守诺者的故事,一直写下去。
喜欢末世曙光:丧尸危机求生录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末世曙光:丧尸危机求生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