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里的水流比想象中平缓,林羽游在最前,矿灯的光柱穿透清澈的河水,照亮了水底的鹅卵石。那些石头被水流磨得圆润光滑,石缝里嵌着些银亮的丝,是引丝根顺着暗河延伸的痕迹,根须上沾着的星精土粉末在光线下闪闪发亮,像撒了把碎钻。
影紧跟在后面,怀里的拓荒偶用防水布裹得严实,冰珠眼睛透过布层泛着淡光,正好照在前方的水藻上。那些水藻的叶片都往同一个方向倾斜,尖端指向水道深处,叶面上的水珠滚落时,在水面激起的涟漪连成串,像串流动的省略号,暗示着前路未完。
周伯游在最后,手里举着守诺册,册子用防水油纸包着,纸页上的批注在水光反射下若隐若现。“你看这行新字,”他追上林羽,指着“寻槐影”三个字,“‘槐影’不是真的槐树,是指赵建国村钥匙上的凿子纹,那纹路拓开了像棵老槐树。”
林羽想起赵建国村钥匙的形状,柄端的凿子纹确实纵横交错,远看像团盘虬的树根。他摸了摸腰间的铁盒,钥匙在里面轻轻震动,“嗡”声比刚才更急,像是在回应水藻的指引。
游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前方的水道突然变宽,水面泛起轻微的漩涡。林羽浮出水面换气,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圆形的石室,石室顶部有个天窗,阳光透过天窗洒下来,在水面投下道金色的光柱,光柱里浮动着无数细小的光点,是星精土的粉末。
“是‘聚星池’。”周伯也探出头,抹了把脸上的水,“守诺残卷里提过,墨源主脉的每个闸室都有天窗,用来收集星光给石龙充能。”他指着石室中央的石台,“你看那上面,是不是有槐树的影子?”
林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石台顶部的石壁上果然印着个巨大的树影,枝桠纵横,像极了林羽村的老槐树。树影的根部正对着池底,那里沉着尊石龙雕像,龙首埋在水里,只露出半截龙身,龙背上的鳞片刻着凿子纹,与赵建国村钥匙的纹路完全吻合。
影抱着拓荒偶爬上岸,陶偶的冰珠眼睛突然对着树影亮了亮,树影的枝桠竟微微晃动起来,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光斑,像风吹过树叶。“它在动!”影蹲在光斑旁,看着光斑慢慢聚成个钥匙的形状,“是赵爷爷的钥匙!”
林羽也爬上岸,从铁盒里取出赵建国村的钥匙。钥匙刚离开水面,就发出“嗡”的一声长鸣,柄端的凿子纹突然亮起,与石龙背上的鳞片产生共鸣,鳞片上的纹路也跟着亮了起来,像给石龙披了件发光的铠甲。
“‘双钥共鸣’,”周伯翻开守诺册,“李丫头的手札里写,第一闸的墨兰钥唤醒水流,第二闸的槐树钥唤醒石龙,两者缺一不可。”他指着石龙埋在水里的头部,“得把钥匙插进龙角的孔里,才能让它抬头。”
林羽深吸一口气,再次潜入水中。池底的能见度很好,石龙的两颗龙角清晰可见,左角的根部有个小孔,形状正好能容纳钥匙柄。他游过去,将赵建国村钥匙对准小孔插进去,钥匙刚入孔,石龙就剧烈地震动起来,龙首缓缓抬起,嘴里衔着的珠子浮出水面,珠子里映着的星图比第一闸的更清晰,赵建国村对应的那颗星正亮得刺眼。
“成功了!”影趴在池边,看着石龙慢慢抬起头,龙嘴里的珠子光芒四射,将整个石室照得如同白昼。他突然指着龙身的鳞片,“你看那些鳞片,好像能转动!”
林羽浮出水面,果然看见石龙的鳞片在微光中轻轻转动,每片鳞上的凿子纹都对着不同的方向。周伯数了数,正好有七片鳞特别大,鳞中心的纹路比别处深,“是‘调向鳞’,”老人从背包里掏出纸笔,“得按守诺册上的星图调整方向,不然打不开闸。”
守诺册上新浮现的星图里,赵建国村的亮星周围标着七个箭头,分别指向其他六个村落的方向。林羽按照箭头的角度,一片一片转动鳞片,每转对一片,石龙就发出声低沉的咆哮,池里的水位也跟着上涨一分。
当最后一片鳞片归位时,石龙突然张开嘴,吐出个青铜制的机关盒,盒身上刻着赵爷爷的名字,字迹苍劲有力。林羽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半块玉佩——与李奶奶的墨兰玉佩能拼成完整的一块,拼合处刻着个“诺”字。
“是‘合魂佩’!”周伯的声音带着激动,“赵爷爷和李奶奶各执一半,只有双钥齐开,才能让玉佩合一。”他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玉佩突然发出柔和的绿光,绿光射向石室右侧的石壁,石壁上立刻浮现出导水符组成的门形,“是第二闸的入口!”
影突然指着石龙的眼睛,那里的瞳孔是两个凹陷的孔洞,形状与合魂佩完全吻合。他捧着玉佩走过去,将玉佩嵌入孔中,石龙的眼睛瞬间亮起,池底的排水口“哗啦”一声打开,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露出下面的水道入口。
“跟第一闸的铜管不一样,”林羽看着水道口,那里铺着青石板,板上的导水符与守诺者之桥的纹路相同,“这是通往第三闸的旱道,说明前面的地势变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