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时,培育室的恒温箱就发出了规律的嗡鸣。林羽推开门时,秦老正趴在实验台上打盹,花白的头发上落着片银触花的花瓣——想来是昨夜核对数据时不小心沾上的。老人手里还攥着李的笔记,书页翻开在“能量齿轮啮合角度”那页,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一串歪歪扭扭的数字,看笔迹像是年轻时的李写的,旁边还有秦老用蓝笔补的注释:“此处角度误差需控制在0.3°内,否则会导致齿轮卡滞,1987年7月12日实验验证。”
林羽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把笔记从老人手里抽出来,指尖刚碰到纸页,秦老就猛地睁开眼,眼里的血丝比昨夜更重了些,却亮得惊人:“是小羽啊?快来看看这个。”他把笔记往林羽面前推了推,指着那串红笔数字,“这组数据对应的齿轮模型,刚好能和影手里那个机械蓝莲的核心齿轮对上!你看这弧度,还有这个凹槽的深度,分毫不差!”
实验台的台灯还亮着,光圈里摆着十几个拆开的齿轮零件,每个零件旁都贴着小标签,上面写着“齿距2.3mm”“厚度1.7cm”之类的参数。最中间放着个放大镜,镜片下是个指甲盖大小的齿轮,齿牙上刻着极小的花纹,林羽凑近了才看清,花纹竟是微型的能量纹路,与记忆屏障的花瓣纹路如出一辙。
“这是李二十年前做的样品。”秦老拿起那个小齿轮,指腹轻轻摩挲着纹路,“当时他刚进研究所,总爱琢磨些‘没用的细节’,说齿轮不光要能转,还得‘好看’。我们都笑他,说机械哪用讲好看,他却较真,说‘冷冰冰的机器也得有温度’。你看这纹路,他刻了整整三天,手指被刻刀划了好几个口子呢。”
林羽拿起齿轮对着光看,纹路里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能量光晕,像谁的体温凝固在了上面。他想起影手里的机械蓝莲,花心的齿轮组转动时,会不会也带着这样的温度?
“秦老,您说李当年是不是早就料到今天?”林羽轻声问。实验台的抽屉半开着,露出里面一叠泛黄的设计图,最上面那张画着个奇怪的装置——底座是记忆屏障的花瓣形状,上面立着朵金属蓝莲,花瓣边缘缠着银触花的藤蔓,旁边用铅笔写着:“当花与屏障共生,齿轮便会记住所有该记的事。”
秦老叹了口气,从抽屉里翻出个铁皮盒,打开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是时光被打开了锁。盒子里铺着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个旧相框,照片上的李穿着军校制服,站在一台巨大的齿轮装置前,手里举着个和秦老手里一模一样的小齿轮,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照片背面有行钢笔字:“送给秦老师,谢您没骂我浪费材料。”
“这孩子啊,心思重得很。”秦老用指腹擦了擦相框上的灰尘,“当年他提出‘记忆具象化’理论时,谁都不信,说他异想天开。他就自己凑钱买材料,在实验室搭了个小模型,熬了三个月,愣是让模型吐出了段他小时候和妹妹放风筝的影像。那天他抱着模型跑来找我,眼睛亮得像装了灯泡,说‘秦老师你看,记忆真的能变成看得见的东西’。”
林羽的目光落在实验台角落的烧杯上,里面装着银触花粉与矿脉晶体粉末的混合液,液体表面浮着层淡淡的金光,像撒了把碎星星。这是昨夜影让人送来的,说按李的笔记,用这个浸泡机械蓝莲的齿轮,能激活里面的记忆储存功能。他拿起烧杯,指尖刚碰到杯壁,就听到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秦老,林羽哥,齿轮拆好了。”影站在门口,作战服的袖子卷到肘部,露出小臂上淡淡的疤痕——那是去年在暗河通道被碎石划伤的。他手里捧着个托盘,机械蓝莲的花瓣被小心地拆开放在托盘里,花心的齿轮组单独放在一块绒布上,齿轮转动时发出“咔嗒咔嗒”的轻响,像谁在轻声说话。
“慢点拆啊。”秦老连忙起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花瓣,“这花瓣的晶体里嵌着记忆粒子呢,碰坏了可就麻烦了。”他从抽屉里翻出副放大镜眼镜戴上,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影你看,这花瓣边缘的纹路,是不是和记忆屏障第四片花瓣的纹路能对上?李当年说,机械蓝莲的每片花瓣,都对应着屏障的一片花瓣,等屏障开满七片,蓝莲也会完全绽放,到时候……”
“到时候就能解锁完整的修复程序。”影接过话,指尖轻轻碰了碰齿轮组,“我刚才拆的时候发现,齿轮里藏着根极细的银触花丝,连接着最中间的轴。李的笔记上说,这是‘记忆引线’,能把屏障里储存的影像导进蓝莲里。”
林羽突然想起李念画的那张图,蓝莲花心里的小人举着玉佩,玉佩的形状正好能嵌进齿轮组中间的凹槽里。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块蓝莲玉佩,果然,玉佩背面的凸起与凹槽严丝合缝。当玉佩嵌进去的瞬间,齿轮组突然加速转动起来,发出的“咔嗒”声变得急促,像在急切地诉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