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不累。”赵磊接过牛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暖得他心里发颤。他把奖杯递给妈妈,“您看看,这是咱们的冠军奖杯。”妈妈小心翼翼地接过奖杯,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花纹,眼眶又红了,“我儿子真厉害,比你爸强多了。”
正说着,爸爸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你看,报纸都报道你了!标题就是‘绝杀英雄赵磊,带领球队夺冠’。”爸爸把报纸递给赵磊,指着上面的照片说,“你看这张照片拍得多好,特别精神。”
赵磊接过报纸,照片上的自己正高高举起奖杯,脸上满是笑容。他忽然发现,照片里的自己,眼神比三年前坚定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这几年的训练生涯,让他不仅收获了奖杯,更收获了成长。他知道,这座奖杯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还属于教练的悉心指导,属于队友的并肩作战,更属于爸妈的默默支持。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落在奖杯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赵磊把奖杯放在床头柜上,这样一睁开眼睛就能看见它。他知道,这只是他篮球生涯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教练和队友都会在他身边,爸妈也会永远支持他。
躺在床上,赵磊闭上眼睛,脑海里又浮现出训练馆里的场景。篮球砸在地板上的声音,队友们的呐喊声,教练的鼓励声,还有爸妈的叮嘱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动人的旋律。他知道,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在篮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亮了他的脸庞,也照亮了他通往未来的道路。赵磊嘴角微微上扬,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下一个冠军,还要和他们一起拿。而这个坚定的心愿,都源于那个同样被月光浸润的夜晚——
那是他刚升入一队的第二个月,队里要选拔参加省联赛的首发名单,竞争激烈到白热化。为了能在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赵磊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了训练馆。那天晚上,他特意留到了最后,偌大的训练馆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有头顶那盏忽明忽暗的白炽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他已经连续练了四个小时的投篮,从罚球线到三分线,每个点位都投了上百次。一开始手感滚烫,三分球几乎百发百中,可越往后越力不从心。手指像是灌了铅,连球都快握不住,投篮姿势渐渐变形,连续十几个球不是砸在篮筐边缘,就是偏出篮板,连沾网的机会都没有。
“该死!”赵磊烦躁地低吼一声,猛地将篮球狠狠砸在地板上。篮球带着他的怒火重重落地,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反弹起来后狠狠撞在篮板上,又弹向训练馆门口,最后在地上滚了几圈才停下。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流下,滴进眼睛里,涩得他睁不开眼。他弯腰撑着膝盖大口喘气,球衣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紧实的肌肉线条,可此刻他只觉得浑身无力,连抬手擦汗的力气都没有。
“别管我,再练会儿。”他以为是值班的保安来催他离场,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不耐烦。这段时间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投篮的接连失利让他彻底爆发,说话时声音都带着颤音。
“练饿了吧?我给你带了饺子。”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赵磊猛地抬头,只见爸爸提着一个保温桶站在训练馆门口,身上裹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头发上还沾着几片没融化的雪花——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雪。
赵磊的心瞬间揪紧了。他家住在城郊,离训练馆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个点早就没有公交车了,爸爸肯定是骑着那辆老旧的电动车过来的。这么冷的天,骑一个多小时电动车,得多遭罪啊。
“爸,你怎么来了?”赵磊快步走过去,伸手接过爸爸手里的保温桶,入手温热,“这么晚了,天还这么冷,你怎么不在家待着。”
爸爸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哈了口热气,笑着说:“你妈包了你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饺子,说你这几天训练辛苦,让我给你送过来。我看你这几天都没回家,放心不下,就过来看看。”他的目光落在赵磊泛红的眼睛上,又看了看地上滚着的篮球,瞬间明白了什么,却没提投篮失利的事,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累了就歇歇,别硬撑着。”
赵磊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他知道爸爸从来都不擅长表达感情,却总是用行动默默支持着他。小时候他第一次对篮球产生兴趣,爸爸省吃俭用了一个月,给他买了一个崭新的篮球;他受伤住院时,爸爸每天都守在病床前,帮他擦身、喂饭,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从不说累;现在他为了选拔名额拼尽全力,爸爸又顶着风雪,给他送来热乎乎的饺子。
“爸,我没事。”赵磊强忍着眼泪,拉着爸爸走到训练馆的休息区坐下,打开了保温桶。热气瞬间升腾起来,裹挟着饺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那是家的味道,温暖而踏实。饺子一个个饱满圆润,还冒着热气,赵磊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吹了吹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所有的烦躁和疲惫仿佛都被这热气融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