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这些内容时,林砚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右后卫球员在赛场上的典型动作轨迹。他清楚地知道,右后卫在比赛和训练中,小腿腓肠肌承担着巨大的负荷。无论是边路冲刺时的蹬地加速,还是防守回追时的紧急制动,都需要小腿腓肠肌快速收缩发力,长时间反复的动作,很容易导致肌肉纤维出现微小损伤,进而引发肌电信号异常 —— 这也是队医在监测中发现张远腓肠肌问题的核心原因。
而大腿股二头肌的负担同样不容小觑。右后卫在比赛中需要频繁进行横向移动和转向,尤其是在防守对方边路突破时,常常需要突然改变方向,此时大腿股二头肌就要承担起转向时的爆发力输出,同时还要维持身体的平衡稳定。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使用状态下,股二头肌的张力值会逐渐升高,当达到 4.2N/cm 这个数值时,就意味着肌肉已经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若不及时干预,很容易引发肌肉拉伤等伤病。
林砚还特意回忆起上周比赛中张远的几个细节画面:一次边路冲刺后,张远在传球的瞬间,右腿明显有一个细微的踉跄;还有一次防守回防时,他转向拦截对方球员,起身时右手下意识地扶了一下大腿后侧 —— 当时林砚就觉得情况不对劲,如今结合队医的监测数据,更印证了他的担忧。
“必须把这些细节都跟队医说清楚,才能让治疗更有针对性。” 林砚在心里默默想着,又在 “详细说明” 的末尾补充了一句:“治疗后需重新监测肌电信号与肌张力值,数据需同步至球员健康档案,以便后续调整训练计划。” 他深知,医疗干预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续跟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只有将治疗效果与训练计划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帮助张远恢复身体状态。
填写完所有信息,林砚并没有立刻提交预约表单。他反复检查了好几遍,确认 “重点部位” 没有写错,“治疗方式” 和 “强度要求” 也没有偏差,“详细说明” 里的数据和注意事项都准确无误后,才点击了 “提交” 按钮。表单提交成功的提示弹出时,林砚轻轻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队医能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个预约,林砚还特意拨通了队医李医生的电话。“李哥,我刚在系统里给张远新增了一个肌肉筋膜放松的预约,重点部位是小腿腓肠肌和大腿股二头肌,详细说明里有具体的数据和治疗要求,你抽空看一下。” 林砚的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张远这两天的肌肉状态不太好,得尽快安排治疗,别耽误了后续的训练。”
电话那头的李医生连忙回应:“放心吧林导,我这就去看一下表单,今天下午训练结束后就给张远安排治疗,治疗完我把监测数据第一时间发给你。”
“好,辛苦你了李哥。” 挂掉电话,林砚的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再次看向电脑屏幕上张远的健康档案,里面记录着张远入职球队以来的每一次身体监测数据、伤病情况和康复治疗记录。从最初的体能测试数据,到每次比赛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再到如今的肌肉状态监测,每一条记录都承载着球队对球员健康的重视。
林砚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训练场上,张远正在和队友们进行简单的传球练习,阳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林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或许在旁人看来有些 “繁琐”,但对于球员而言,却是守护他们职业生命的重要保障。
在林砚的执教理念里,教练不仅要关注球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更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每一份训练计划的调整,每一次医疗干预的安排,都是为了让球员们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而这,也是他作为一名教练,始终坚守的初心与责任。
队医李医生很快回复了消息:“已安排明日上午 10 点进行放松,准备加入肌效贴布固定,辅助肌肉恢复。” 林砚看着回复,轻轻点头 —— 肌效贴布能通过机械压力促进淋巴回流,减少组织水肿,对缓解肌肉酸痛有显着效果,这正是他想要的辅助手段。
睡眠改善方案的制定同样细致。林砚在方案中加入 “睡前 15 分钟正念冥想”,并附上具体引导音频的链接。他调出张远的睡眠监测报告,发现其入睡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睡前心率波动过大,常从静息状态的 68 次 / 分钟飙升至 80 次 / 分钟以上。而正念冥想能通过呼吸调节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变异性,研究数据显示,坚持一周可使入睡时间缩短 20%,深度睡眠占比提升 12%。
“再配上之前建议的镁元素补充,效果应该会更好。” 林砚喃喃道,将 “睡前饮用含镁温牛奶” 的提醒设置成红色加粗字体。镁元素能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与正念冥想形成 “生理 + 心理” 的双重助眠组合,正好针对张远 “肌肉紧张 + 心理焦虑” 的双重睡眠障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