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一丝暖意,拂过听雨阁半开的窗棂,却吹不散阁内骤然凝重的气氛。
就在方才,一队内侍监的宫人肃然立于庭院之中,为首的太监手捧明黄卷轴,以尖细却洪亮的声音宣读了当今皇后娘娘的懿旨——召相府大小姐洛云曦,即刻入宫觐见。
懿旨宣读完毕,领头的孙公公皮笑肉不笑地将卷轴合拢,递到洛云曦手中:“洛大小姐,请吧。皇后娘娘还在凤仪宫等着您呢。”
洛云曦微微垂眸,敛去眼底一闪而过的锐光,双手接过懿旨,语调平稳无波:“有劳公公稍候,容云曦更衣。”
孙公公略一颔首,便带着一众宫人立在院中等候,目光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座焕然一新的听雨阁,以及面前这位姿容绝世、气度沉凝的相府嫡女。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速传遍了整个丞相府。
清风苑内,柳氏听到消息时,正端着一碗冰镇莲子羹,闻言手一抖,羹汤险些洒出。她放下玉碗,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哦?皇后娘娘召见她?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只怕,不是谁都能接得住的。”
一旁的洛清婉正描着眉,闻言动作一顿,镜中的秀眉蹙起,带了几分嫉恨与幸灾乐祸:“姐姐如今真是风光无限,连宫里的贵人都知道她的名头了。只是不知,这凤仪宫的门槛,好不好迈呢?”
母女俩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期盼——期盼着洛云曦此去,最好栽个大跟头,从此跌落尘埃。
前院书房,丞相洛秉坤放下手中的书卷,眉头紧锁。皇后突然召见一个尚未及笄、且刚刚退婚的臣女,这绝非寻常。他思忖片刻,对外吩咐道:“去告诉大小姐,入宫后务必谨言慎行,恪守礼数,切不可失了分寸。”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和复杂。
听雨阁内,翠儿早已急得团团转,一边手忙脚乱地为洛云曦挑选入宫的衣物,一边喋喋不休地念叨:“小姐,这可怎么办啊?皇后娘娘怎么会突然召见您?宫里规矩那么多,万一说错一句话……”
洛云曦坐在梳妆台前,任由翠儿为她梳理长发,神色异常平静。
“慌什么?”她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皇后娘娘召见,总归要去。与其胡思乱想,不如想想如何应对。”
她很清楚,这次召见绝非偶然。“镜花缘”的异军突起,自己在靖王军营的短暂“亮相”,恐怕早已传入宫中某些有心人的耳朵里。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对京中任何可能影响格局的新势力,都必然会加以关注和审视。
这既是一次试探,也可能是一次警告,甚至……是一次机会。
翠儿替她选了一件湖水绿的素雅长裙,裙摆绣着几枝清雅的兰草,既不显得寒酸,也不会过于招摇,符合她相府嫡女的身份,又透着几分沉静内敛。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簪了一支成色极好的碧玉簪,略施薄粉,整个人显得清丽脱俗,又不失端庄。
“小姐,都准备好了。”翠儿看着镜中的洛云曦,眼中满是担忧。
洛云曦站起身,理了理裙摆,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冷静的浅笑:“走吧。”
乘坐着相府的马车,一路无话,直至宫门前落下。早有等候的宫女上前引路,穿过层层宫墙,绕过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最终停在了凤仪宫外。
凤仪宫乃皇后居所,气势恢宏,比之她先前去过的任何宫殿都要显得更加庄重威严。檐角的金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的守卫宫女太监个个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混合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洛大小姐,请随奴婢来。”引路的宫女低声说道。
洛云曦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了这座代表着天启王朝最高女性权威的宫殿。
正殿之内,光线充足却不刺眼。地上铺着厚厚的织金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两侧摆放着古朴的紫檀木家具,博古架上陈列着各种珍奇摆件。正上方的主位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正红色凤袍的女子,头戴九凤金冠,珠翠环绕,面容雍容华贵,正是当今天启王朝的皇后,萧氏。
皇后约莫四十出头的年纪,保养得极好,皮肤白皙细腻,眉眼间虽带着母仪天下的温和,但那双深邃的凤眸中,却沉淀着岁月和权力赋予的锐利与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在皇后右手边的下首位,还坐着一位身穿藕荷色宫装的妃子,年纪稍轻些,面容温婉,正低眉顺眼地陪坐着,是素有贤名的贤妃。
洛云曦目不斜视,走到殿中,按照宫廷礼仪,盈盈下拜:“臣女洛云曦,参见皇后娘娘,参见贤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声音清脆,举止标准,挑不出一丝错处。
“起来吧。”皇后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赐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