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的清晨,和平宫在初升的朝阳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沐瑾瑜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望着这座国际法之都的景色,心中却无暇欣赏这份宁静。今天将是ICCA核心规则修订专家小组最关键的一次会议,各方势力积蓄已久的力量将在这场会议上正面交锋。
他仔细整理着深蓝色西装上的领带,镜中的自己比几个月前消瘦了些,但眼神更加锐利。桌上的加密平板显示着最新收到的情报——大哥宫曦宸从A国传来的紧急消息,组织在东欧的活动近期异常活跃,很可能与ICCA会议有关。
沐先生,车已经准备好了。助理在门外轻声提醒。
沐瑾瑜最后检查了一遍公文包中的文件,深吸一口气。今天,他不仅要为规则的公正而战,更要为家族的荣誉而战。
和平宫会议室内,气氛早已剑拔弩张。椭圆形的会议桌旁,二十五位专家各就各位,但明显分成了几个阵营。查尔斯·惠灵顿爵士坐在主位右侧,身边围绕着几位持相似立场的欧美专家,他们的表情自信而倨傲。
沐瑾瑜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与几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专家交换了眼神。经过数周的合纵连横,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虽不正式但相当稳固的同盟。
诸位,会议主席,来自新加坡的资深法学家陈永仁敲了敲木槌,今天我们进入草案最后审议阶段。首先讨论的是第7条第3款,关于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中的透明度要求。
惠灵顿爵士立即接过话头:我认为现行草案对透明度的要求过于严苛,这将严重损害商业机密和谈判的灵活性。建议删除强制公开听证会记录的要求。
一位非洲专家立即反驳:没有透明度何来公正?过去太多的仲裁在暗箱操作中进行,这严重损害了东道国的利益。
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沐瑾瑜静静地听着,等待合适的发言时机。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注意到惠灵顿爵士身边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神情冷峻的年轻助理,正在快速记录着每个人的发言。
沐先生,你有什么看法?陈主席终于点到他的名字。
沐瑾瑜缓缓站起身,声音清晰而沉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透明度,而在于如何平衡透明度与必要的保密需求。
他打开面前的资料:我建议采用分级透明机制——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可以适当保密,但普通商业纠纷应该公开。同时建立独立的信息审查委员会,确保透明度原则不被滥用。
这个折中方案立即引起了一阵讨论。几位北欧专家点头表示赞同,就连惠灵顿爵士阵营中也有几人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很有趣的建议。惠灵顿爵士冷冷地说,但由谁来定义国家安全?这岂不是给了某些国家随意保密的借口?
沐瑾瑜早有准备: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界定标准和复核机制。事实上,欧盟在去年的《投资法院体系建议书》中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他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会议室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倾听这个年轻中国专家的发言。
然而,就在讨论看似朝着建设性方向发展时,意外发生了。
一位来自阿根廷的专家突然发言,态度与之前截然相反:我重新考虑了这个问题,认为惠灵顿爵士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过度的透明度确实可能损害投资环境。
会议室一片哗然。这位专家之前一直是透明度条款的坚定支持者。
沐瑾瑜心中警铃大作。他注意到那位陌生的年轻助理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午餐休息时,沐瑾瑜立即联系了他在海牙的情报网络。很快,消息传回——那位阿根廷专家昨晚与一个东欧背景的说客共进晚餐,今早他的瑞士银行账户就多了一笔来历不明的汇款。
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海牙。
下午的会议更加激烈。在讨论最关键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时,双方争执达到了白热化。
惠灵顿爵士提出了一份新的修正案,要求将国家安全例外的适用范围极度缩小,几乎剥夺了东道国在此问题上的自主权。
这是对主权的严重侵犯!一位印度专家愤怒地抗议。
国际投资需要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惠灵顿爵士毫不退让,不能允许各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随意撕毁合同。
沐瑾瑜知道,是时候打出他的王牌了。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诸位,我这里有一份很有意思的研究报告。
他打开投影,展示出一组数据:这是过去二十年间,援引国家安全例外的投资仲裁案件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超过80%的案件最终被仲裁庭认定东道国滥用此条款。也就是说,现有的制衡机制已经相当有效。
惠灵顿爵士的脸色变得难看:这份报告是哪里来的?
日内瓦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沐瑾瑜平静地回答,如果各位感兴趣,会后我可以提供完整报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