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初冬总带着嘉陵江的湿润,可 “老街味道联盟” 的商户们心里,却像揣着滚烫的火锅,满是热乎气。机床集团 200 万订单中标后的第三天清晨,吴梦琪刚走进磁器口古镇,就被周叔、陈婆婆等几位商户围了上来。周叔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梦琪,这几天好多商户找我,说想加入联盟,你看咱们是不是该扩容了?”
陈婆婆也跟着点头,手里的老坛泡菜坛盖还没盖紧,酸香混着白雾飘出来:“前儿个十八梯的糖画赵师傅还问我,说想把糖画也放进福利包,让机床厂的娃娃们也尝尝老手艺。” 吴梦琪看着商户们期待的眼神,想起竞标时张阿姨展示蜀绣时的骄傲,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 联盟不该只停留在现有的几家商户,该让更多重庆老手艺,借着这个平台被看见。
当天下午,吴梦琪就在山城步道老茶馆召开联盟会议。八仙桌上摆着刚泡好的老鹰茶,周叔、陈婆婆、张阿姨等现有商户围坐一圈,手里都拿着纸笔,认真得像学生。“这次扩容,咱们要定下三个标准。” 吴梦琪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 “重庆本地特色、传统工艺、良好口碑”,“不是随便哪家都能进,得让进来的商户,都能撑起‘老街味道’的招牌。”
周叔第一个举手:“我同意!上次有个卖网红辣条的想跟我合作,说能赚快钱,我没答应 —— 咱联盟要的是老味道,不是那些加了一堆添加剂的东西。” 张阿姨也点头:“蜀绣这行,最看重手艺传承,要是进来的商户连基本针法都不会,那不是砸咱们的招牌吗?”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成立 “筛选委员会”,由吴梦琪担任主任,周叔、陈婆婆、张阿姨等五位资深商户担任委员,负责审核申请商户的资质。消息传出去后,短短三天,就收到了 15 家商户的申请,有做剪纸的、捏面人的,还有卖传统米花糖的,申请书堆在吴梦琪的工位上,像座小小的小山。
筛选工作在老茶馆进行。每天清晨,吴梦琪都会带着委员会的成员,逐一审核申请资料。第一份申请来自磁器口的 “李记米花糖”,老板李师傅做米花糖三十年,用的是传统的柴火灶,申请书里还附了老顾客的好评截图。周叔翻着资料,笑着说:“我认识李师傅,他的米花糖不用香精,甜得很正,我孙女最爱吃。” 陈婆婆也凑过来,闻了闻样品袋里的米花糖,点头道:“香得很,有小时候的味道。”
可审核到第三份申请时,却出了小插曲。申请商户是 “王记麻花铺”,老板王磊托了吴梦琪的远房亲戚来说情,还送了一盒包装精美的麻花。亲戚拿着麻花,笑着说:“梦琪,王磊是我老同学,他家麻花卖得不错,你就通融一下,让他进联盟呗?”
吴梦琪接过麻花,却没有打开,而是拿出王磊的申请资料:“表哥,您看,王记麻花的工艺说明里写着‘机器压制’,可咱们联盟要的是传统手工工艺。而且我打听了,他家去年还因为用过期芝麻被投诉过,口碑不符合标准。” 她把麻花递回去,语气坚定,“联盟要的是品质,不是人情。要是这次通融了,以后其他商户都托关系走后门,咱们的联盟就毁了。”
亲戚的笑容僵在脸上,只好拿着麻花走了。委员会的成员看着这一幕,心里更认可吴梦琪的坚持 —— 陈婆婆悄悄对周叔说:“这丫头,有原则,跟咱们重庆人一样耿直。”
筛选过程中,这样的 “人情关” 遇到了三次。有卖手工辣椒酱的商户,托了机床集团的采购专员来说情;还有做传统糕点的,找了王强帮忙打招呼。可吴梦琪每次都坚持标准,还把这些情况在委员会上公开说明:“咱们要是因为人情放宽标准,就是对那些真正有手艺、守规矩的商户不公平。联盟要走得远,就得守住‘品质第一’的底线。”
经过两周的筛选,15 家申请商户里,最终只有 5 家通过审核。除了 “李记米花糖”,还有十八梯的 “赵记糖画铺”、解放碑的 “陈记剪纸坊”、南岸区的 “刘记捏面人” 和渝北区的 “周记老醋坊”。这 5 家商户,都有着十年以上的传统工艺传承,口碑在本地也数一数二 —— 赵师傅的糖画能画出重庆所有地标,陈师傅的剪纸曾入选市级非遗展览,刘师傅的捏面人连国外游客都排队购买,周师傅的老醋用传统陶缸酿造,酸度适中,带着独特的粮食香。
扩容仪式定在磁器口古镇的大广场上。那天阳光正好,广场上挂着 “老街味道联盟扩容仪式” 的红色横幅,新老商户们都穿着传统服饰 —— 周叔穿着青色对襟衫,陈婆婆系着蓝布围裙,赵师傅穿着绣着糖画图案的马甲,陈师傅则背着装满剪纸工具的竹篓。吴梦琪站在台上,手里拿着联盟的牌匾,逐一为新商户授牌。
“赵师傅,欢迎加入联盟!” 吴梦琪将牌匾递给赵师傅,“您的糖画,以后会出现在更多企业的福利包里,让更多人感受重庆非遗的魅力。” 赵师傅接过牌匾,激动得手都在抖:“谢谢梦琪!我做糖画三十年,终于能让更多人知道我的手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