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寻求合作,一波三折
烛火将书房的影子拉得狭长,李大人送路智至府门口时,夜露已沾湿了门廊的石阶。“此去务必小心,孙富的人说不定在暗处盯着。” 李大人将那枚象牙扳指塞进路智掌心,冰凉的触感透过青布长衫传来,“若遇不测,可凭此物去城东‘文墨斋’寻张掌柜。”
路智握紧扳指,微微颔首:“李大人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他转身踏入夜色,青布长衫在晚风里轻轻摆动,像一叶穿行在墨色中的扁舟。街面上的灯笼早已熄灭,只有城墙角的更夫敲着梆子,“笃笃” 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每一声都像是敲在路智紧绷的神经上。
次日清晨,朝霞终于穿透云层,给京城的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暖光。路智换上一身半旧的素色长袍,将李大人所赠的诗稿与《论语》摹本仔细包好,揣进怀中。路过早点摊时,他买了两个热乎的肉包子,咬下去时油水烫得舌尖发麻,却也驱散了一夜未眠的疲惫。
清风棋社藏在城南的老巷深处,木质大门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发亮,门楣上 “清风棋社” 四个字是前朝书法家的手笔,笔力苍劲。路智抬手叩响铜环,“咚咚咚” 的声响穿过门内的竹林,引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来啦!” 门内传来熟悉的应答声,紧接着 “吱呀” 一声,林伯披着件深蓝色短褂出现在门口,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晨露,“路公子?大清早的,可是出了什么事?”
路智跟着林伯走进棋社,一股混合着松烟墨与旧木的香气扑面而来。墙上挂着的名家棋谱已有些泛黄,几张梨花木棋桌上还留着昨日对弈的残局,棋子被晨光晒得泛着温润的光。小童子端来的雨前龙井冒着热气,茶香袅袅,氤氲了两人的眉眼。
“林伯,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路智放下茶杯,将与李大人商议的 “琴棋文化盛会” 计划和盘托出,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崇文书院的场地、李大人的支持、玄影阁的护卫都已妥当,只差棋社与琴坊的助力。”
林伯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眉头渐渐拧成一个疙瘩。他放下茶杯,指尖在棋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 “笃笃” 的声响,与昨日李大人在书房的动作如出一辙。“路公子,不是老朽不愿帮你。”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前几日孙富的人来过棋社,说若再敢与你往来,就砸了我们的招牌,断了我们的棋具供应。棋社里十几个弟子,全靠教棋糊口,我实在……”
路智心中一沉,指尖的温度瞬间冷却。他望着林伯鬓角的白发,望着棋桌旁刻着 “清风” 二字的棋罐,想起林伯曾为了保护古籍,与孙富的人争执受伤,心中五味杂陈。“林伯,我明白你的难处。” 他从怀中掏出那枚象牙扳指,放在桌上,“这是李大人的信物,凭它可调动清流党门生护场。而且盛会结束后,我们会将孙富的罪证呈给陛下,届时他再无能力威胁任何人。”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轻柔却坚定:“您还记得去年文庙的棋艺交流吗?有个穿补丁衣裳的孩子,说长大了要当棋师,让更多人学棋。若我们此时退缩,那些孩子的希望,难道就要毁在孙富手里?”
林伯的手指猛地攥紧,棋桌上的棋子被震得微微跳动。他抬头望着墙上的棋谱,目光渐渐变得坚定:“罢了!文化复兴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他拿起象牙扳指,在手中摩挲着,“老朽活了六十多年,还怕他一个奸商不成?清风棋社的弟子们,个个都是有骨气的,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路智心中大喜,起身深深一揖:“林伯大恩,路某没齿难忘!”
离开清风棋社时,阳光已升至头顶。路智脚步轻快,沿着青石板路往雅音琴坊走去,路过巷口的花摊时,还买了一束茉莉,洁白的花瓣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雅音琴坊藏在一条幽静的巷子里,坊外的几株翠竹在微风中摇曳,竹叶沙沙作响,与坊内传来的琴音交织在一起,如天籁般动人。路智刚走到门口,琴音便戛然而止,柳儿穿着淡蓝色长裙从庭院中走出,裙摆上绣着的墨竹在阳光下栩栩如生。
“路公子,稀客。” 柳儿微微欠身,声音比琴音还要轻柔。
路智跟着她走进庭院,青石铺就的小径旁种着几株兰花,淡淡的幽香萦绕鼻尖。亭中的石桌上放着一张古琴,琴弦还在微微颤动,显然是刚弹奏过。“柳姑娘的琴艺,越发精湛了。” 路智笑着将茉莉花递过去,“刚买的,配琴坊的雅致正好。”
柳儿接过花,指尖拂过花瓣,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待路智说明来意,她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淡去,眉头微微蹙起:“路公子,琴棋文化复兴,我自然是盼着的。” 她抚摸着琴弦,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忧虑,“可昨日孙富的管家来过,说若琴坊敢参与活动,就封了我们的进货渠道。琴坊的琴弦、琴漆全靠江南的供货商,若是被断了货,坊里的十几个琴师,下个月的生计都成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