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这样能行吗?孙富要是知道了,会不会不让我们弄?”
“他不会知道的。”路智握紧手中的残页,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钱管事只负责场地布置,现场的互动环节他不管。我们只要不影响商家卖东西,悄悄加这些解读角,他不会干涉的。”
他站起身,走到院子中央,看着那棵林伯生前种的桂花树。树枝上还挂着残雪,却已经有了小小的芽苞,像在寒风中努力生长的希望。“柳儿,我知道现在很难,可我们不能放弃。”路智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只要能让百姓摸到琴、看到棋、读懂古籍上的字,就算只是一个人、两个人,也是进步。总有一天,我们能让文化真正走进百姓心里,不用再靠商业促销来吸引人。”
柳儿点点头,擦干眼角的泪水,拿起石桌上的文案样本,又拿起路智之前的草稿,认真地对比着:“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我去通知琴坊的学员,让他们提前背琴曲典故;你去联系老社长,让他多带几盘经典棋局;林伯的徒弟那边,我也去说,他肯定愿意帮忙。”
“好。”路智看着柳儿忙碌的身影,心中的沉重渐渐减轻了一些。他走到廊下,拿起那串还没吃的糖葫芦,咬了一口,糖霜在嘴里化开,甜意终于传到了心里。
下午,商界联盟送来印好的文案,厚厚的一叠,油墨味很重。路智和柳儿带着文案,去京城的大街小巷张贴——贴在绸缎庄的墙上,贴在茶叶铺的门口,贴在文庙的公告栏旁。每贴一张,柳儿都会在旁边悄悄加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琴艺表演将讲解《广陵散》典故”“棋艺区有老社长复盘经典棋局”,用细细的字迹,弥补着文案里缺失的文化温度。
夕阳西下时,他们贴完最后一张文案,站在文庙的门口。余晖洒在“万世师表”的匾额上,泛着温暖的金光。路智望着街上往来的百姓,有人驻足看文案,有人指着“八折促销”的字样议论,也有人注意到了柳儿贴的小纸条,好奇地问:“《广陵散》是什么?真的有老社长复盘棋局吗?”
“是的,活动当天都有。”柳儿笑着回答,声音里满是期待。
路智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的忧虑渐渐被一丝希望取代。他知道,妥协只是暂时的,补救措施也未必能完全奏效,但只要还有人对琴棋文化好奇,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典故、看棋局,文化复兴的火种就不会熄灭。
夜幕降临,两人回到小院。柳儿去厨房准备晚饭,路智坐在案前,铺开一张新的宣纸,开始写活动现场的细节安排——“琴谱解读角需准备三张木桌”“棋艺区解说牌要用朱砂写字”“古籍展示台需加防护栏,防止百姓碰坏残页”。烛火摇曳,映着他认真的侧脸,怀里的木盒碎片温热依旧,像是在无声地陪伴着他。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可房间里却透着一丝暖意。路智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荆棘,孙富的贪婪、王肃的威胁、神秘势力的谜团,都还没解开。但他不再迷茫,因为他明白,只要守住心中的初心,一步一步往前走,总有一天,能让琴棋文化重新焕发光彩,让文化复兴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儒心弈世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