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活动筹备,接近尾声
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武林盟的青石板小径上。路智与周不凡并肩走着,鞋尖碾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远处的演武场还亮着几盏灯笼,是巡逻弟子提着的,光晕在夜色中晃悠,像几颗悬着的星。
“今日虽让大部分人松了口,但王猛的弟子们,还是没怎么表态。”周不凡突然开口,声音被夜风揉得有些轻,“他们昨日还在库房附近徘徊,像是在查探物资,得防着点。”
路智脚步微顿,望向演武场方向——那里的灯笼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尚未稳定的人心。“我知道。”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文卫阁的腰牌,冰凉的触感让他更清醒,“但眼下最要紧的是筹备活动,只要活动办得成功,让他们看到文化的好处,比说再多道理都管用。”
周不凡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过路智:“这是我让人画的场地草图,原本定的城西‘聚贤楼’,地方够大,也清静。明日我们再细化下布置,争取三天内把框架搭起来。”
路智接过草图,借着月光展开——纸上用墨线勾出聚贤楼的格局,一楼大厅标注“古籍展示区”,二楼回廊写着“古琴表演台”,后院小园则画了几个棋盘的符号,标注“围棋对弈区”。他指尖拂过“聚贤楼”三个字,心中稍稍安定:“这地方确实合适,离文庙近,百姓过来也方便。”
两人又聊了几句筹备细节,才各自回房。路智躺在床上,却没立刻睡着——脑海里反复过着场地布置的画面,古籍展架要用什么木料才防蛀,古琴要怎么摆放才不会被风吹动,围棋对弈区要不要搭个遮阳棚……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浅浅睡去。
次日清晨,天刚亮,议事厅的门就被推开了。路智刚跨进门,就见柳儿抱着一摞古籍残页,蹲在桌旁整理;林伯则拿着一把尺子,在墙上比划着,像是在规划物资堆放的位置;周不凡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三张纸,分别是人员名单、物资清单和场地草图。
“路公子,你来得正好!”柳儿抬起头,脸上沾了点墨渍,像只小花猫,“这些古籍残页我都分类好了,有儒家的《论语》片段,有道家的《道德经》残卷,还有几页前朝的琴谱,正好放在展示区最前面。”
林伯也放下尺子,笑着说:“我刚算过,场地布置需要二十张展架、十五张琴桌、十张棋案,库房里有现成的旧木料,找几个木工师傅,两天就能打好。就是书画不够,得找些名家的摹本,不然展示区显得空。”
周不凡指了指桌上的清单:“书画的事我来解决,鸿儒书院的张院长是我旧识,他们馆藏的前朝书画不少,我去借几幅摹本,应该没问题。”他顿了顿,看向路智,“现在最棘手的是物资——珍稀棋具和上等琴弦,采购的王管事说,商家坐地起价,紫檀木棋盘比之前贵了三成,蚕丝琴弦更是断了货。”
路智接过物资清单,目光落在“紫檀木棋盘×5”“象牙棋子×10副”“蚕丝琴弦×20根”上,眉头微微皱起。这些都是展示和表演的关键物资,缺了它们,活动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去趟商界联盟,找李掌柜谈谈。”他立刻起身,“之前他承诺过会支持活动,说不定能帮我们协调货源。”
柳儿连忙放下古籍,递过一个布包:“路公子,这里面是我整理的琴谱,你顺便问问李掌柜,能不能找几个懂古琴的师傅,帮忙调试琴音——昨天我试了借的琴,有两把音不准,我调了半天也没调好。”
路智接过布包,点点头,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
商界联盟的库房里,李掌柜正陪着几个木工师傅检查木料。见路智来,他立刻笑着迎上来:“路公子,是不是筹备遇到难处了?”
路智也不绕弯子,把物资短缺的事说了一遍。李掌柜听后,沉吟片刻:“紫檀木棋盘和象牙棋子,我认识城南‘珍宝阁’的王老板,他手里有存货,我去跟他说,让他按原价卖给你。蚕丝琴弦确实紧俏,黑鸦组织最近买走了不少,说是要做什么机关。”他顿了顿,眼睛一亮,“不过我库房里有几捆前朝的老蚕丝,是之前收来的,虽然有点脆,但找个好琴师处理下,应该能用来做琴弦。”
“太好了!”路智心中一喜,“多谢李掌柜,帮了大忙了!”
“客气什么。”李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化复兴是好事,我能帮就帮。对了,你说要琴师调试琴音,我正好认识‘雅音琴坊’的刘师傅,他是京城最好的琴师,我让他下午就去武林盟。”
路智连声道谢,又跟李掌柜敲定了物资送达的时间,才匆匆赶回武林盟。
接下来的三天,武林盟上下都忙碌起来。
第一天,木工师傅们在聚贤楼搭展架。木料是库房里的旧松木,虽然有些斑驳,但打磨后刷上清漆,也透着古朴的气息。柳儿和几个琴坊的弟子,忙着把借来的古琴搬到二楼回廊,刘师傅则拿着调音器,逐把调试琴音。“这把‘流泉’琴不错,就是三弦有点松,紧半分就正好。”他一边说,一边用扳手轻轻调整琴弦,指尖在琴弦上拨弄,清脆的琴音在回廊里回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