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化解矛盾,艰难前行
烛火在议事厅的铜台上跳动,将路智和周不凡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满是方案的木桌上。桌上摊着三张叠放的宣纸:最上面是文化活动的物资清单,红笔标注的“短缺”字样刺眼;中间是人员分工表,大半格子还空着;最底下压着一张手绘的练武场布局图,用墨圈出的展示区旁,密密麻麻写着修改痕迹。
“已经是第三版方案了。”周不凡揉了揉发胀的眉心,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拿起物资清单,指尖划过“古琴十张(缺三张)”“仿古宣纸两百张(缺五十张)”的字样,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库房里的老宣纸都找遍了,剩下的要么虫蛀,要么泛黄,根本没法用来展示。”
路智俯身,将压在最底下的布局图抽出来,对着烛光仔细看。图纸边缘已经被揉得发毛,展示区的位置改了三次——第一次太靠近演武场,怕比武时碰坏古籍;第二次太偏,又担心百姓看不到;现在定的位置在中央,却需要搭三层台子,木料又不够。“我已经让柳儿去联系京城的布庄,看能不能借几张新琴应急。”他指尖拂过图纸上的墨痕,“至于木料,或许可以拆了西边的旧看台,那里常年不用,拆下来的木料刚好够搭台子。”
周不凡点点头,却又皱起眉:“拆旧看台倒没问题,可负责修缮的刘舵主昨天还在抱怨,说弟子们连修兵器的时间都不够,没人手去拆看台。”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自王猛的反对声被压下后,武林盟内的气氛虽缓和了些,但人心依旧不齐——外堂弟子担心耽误练功,内堂弟子怕物资分配不均,后勤堂更是抱怨事情太多,处处都是阻力。
“明日的大会,必须把这些问题说透。”路智将图纸叠好,语气坚定,“不能只靠我们说,得让弟子们自己看到好处,看到文化不是负担,是能帮到他们的。”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剑经批注”,“这是我从文庙借的,里面有前朝剑客用棋理批注的剑法,明天给他们看看,让他们知道,文化真的能助益武功。”
周不凡接过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用小楷写着“围棋中‘弃子取势’,如剑法中‘以退为进’”,字迹虽淡,却字字珠玑。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有这个当例子,比说再多道理都管用。”
烛火燃至深夜,两人又核对了一遍大会流程,从谁先发言到如何展示古籍,再到如何回应可能的质疑,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靠着椅背浅浅睡了片刻。
次日清晨,天刚亮,武林盟的练武场就热闹起来。东西两侧的兵器架旁,弟子们三三两两地聚着,有的在擦拭长剑,有的在低声议论,神色里带着几分紧张和好奇。练武场中央的高台上,早已摆好了一张长桌,上面放着那本“剑经批注”、几卷古籍残页,还有柳儿连夜借来的三张新琴,琴身上系着红绸,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
辰时一到,周不凡和路智并肩走上高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数百道目光齐刷刷地投过来——有期待,有质疑,也有冷漠。周不凡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练武场的回声,传得很远:“今日召集大家,不为别的,就为文化复兴的事,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有疑问的,有不满的,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他叫张山,是外堂的舵主,手下管着五十多个弟子,平日里最看重练功进度。“盟主,路公子,”他双手抱胸,声音洪亮,“我就想问问,这文化活动要搞三天,每天从清晨忙到傍晚,我手下的弟子连晨练的时间都没有,这武功落下了,以后跟别的门派比武,输了算谁的?”
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人附和。一个年轻弟子举着手喊道:“是啊!我上个月刚摸到‘流云剑法’的门槛,要是耽误了练习,之前的功夫不就白费了?”
路智向前一步,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和:“张舵主,这位兄弟,我知道大家担心练功。但我保证,活动期间,绝不会占用核心练功时间——晨练卯时到辰时,下午申时到酉时,这两个时辰,所有人正常练功,谁都不能占用。”他顿了顿,从桌上拿起一本小册子,“而且,我还带来了好东西。”
他走下高台,将小册子递给张山。张山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眼睛瞬间亮了——里面的剑经批注,正好解了他最近卡在“流云剑法”第七式的难题。“这……这批注说‘剑走偏锋,如棋走险招’,可不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他抬头看向路智,语气里的敌意少了几分,“这东西……哪里来的?”
“文庙的孤本,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批注。”路智笑着说,“活动期间,我们会把这些古籍放在展示区,大家练完功都能去看,要是有不懂的,还有老学者专门讲解。不仅不耽误练功,还能帮大家突破瓶颈,这难道不是好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