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舟如淡蓝流萤,在破碎梦核的残骸阵中灵巧穿行。
隐息纹将舟身能量压至极致,与周围杂乱的雾介气息完美相融。
李砚指尖轻抵肩头灵庭泡,感受着铜铃持续的低频震颤,目光突然被前方异景牢牢吸引。
那片被狂暴能量乱流裹挟的夹缝中,竟悬浮着一枚完整无缺的梦泡,泡内炊烟袅袅,一座奇特小镇的轮廓在柔和光晕中若隐若现,与外围的破败狼藉格格不入。
这枚梦泡约莫数里见方,壁面泛着温润的青芒,如同一层剔透的琉璃,将外界的能量乱流、碎核残骸尽数隔绝,硬生生在凶险之地开辟出一方独立天地。
李砚心中满是讶异,根据界枢局的详细资料,碎核渊外围的梦泡早在三百年前的那场浩劫中尽数破碎,从未有过这样一座完整小镇梦泡的记载。
他操控逐光舟缓缓靠近,灵庭泡中的铜铃始终保持着平缓的低频预警,没有检测到任何危险能量波动,只有梦泡内散发出的温和气息,如同春日暖阳,让人莫名心安。
李砚没有贸然闯入,而是操控雾舟围绕梦泡缓缓盘旋,透过半透明的壁面,细致观察着泡内的每一处景象。
小镇的布局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韵律,不同年代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致交织,构成一幅奇异却和谐的画卷。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主街贯穿南北,路面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缝隙中还残留着些许湿润的泥土气息,两侧种植着两排高大的香樟树,枝叶繁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主街北侧,几座飞檐翘角的古代宅院静静矗立,朱红的木门上钉着铜制门环,院墙爬满了翠绿的藤蔓,藤蔓间点缀着零星的白色小花,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宅院后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青竹挺拔,竹叶青翠,风一吹便发出“沙沙”的轻响,与宅院的典雅形成呼应。
紧邻着古宅的,是一排现代风格的砖瓦平房,白色的墙面干净整洁,铝合金窗户明亮通透,门前摆放着几盆长势喜人的月季,花瓣舒展,色彩艳丽,与古宅的清幽毫不违和。
平房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果园,种满了苹果树与梨树,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果实,果香四溢,引得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啄食。
主街西侧,一栋三层水泥小楼格外显眼,墙面刷着淡粉色的涂料,二楼的阳台挂着晾晒的衣物,楼前停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车旁是一片修剪整齐的草坪,草坪上点缀着几朵黄色的蒲公英。
小楼后方,是一片松树林,苍劲的松树直指天际,松针铺满地,踩上去松软有声,与现代小楼的生活气息相得益彰。
最令人称奇的是街角的组合——一边是雕梁画栋的古代戏台,台柱上刻着模糊的楹联,戏台前的空地上摆着几张石桌石凳,周围种着几株海棠,花开正盛,娇艳欲滴;
另一边却是一间玻璃幕墙的便利店,货架上摆满了现代零食、饮料和日用品,门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广告,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被一片长势旺盛的爬山虎连接,绿意盎然,和谐自然。
主街两侧的铺子五花八门,既有挂着蓝布幌子的古代酒肆,木质柜台后摆放着陶制酒坛,坛口封着红布,掌柜的身着长衫擦拭酒杯;
也有装修简约的现代咖啡馆,落地窗前摆着布艺沙发,窗外是一片小小的荷花池,荷叶碧绿,荷花粉嫩,偶尔有蜻蜓点水,泛起一圈圈涟漪;
还有铁匠铺与修车铺相邻,前者门口挂着锄头镰刀,后者的工具箱旁种着几株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充满生机。
主街两旁的小巷纵横交错,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巷子里藏着更多奇特的组合:
青砖黛瓦的古代小院旁,是带着阳台的现代公寓,小院东侧是一片菜园,种着青菜、黄瓜与番茄,绿意盎然;
卖糖画的小摊对面,是售卖冰淇淋的流动推车,小摊旁有一棵老榆树,树干粗壮,枝叶遮天蔽日,树下摆着几张竹椅供人休憩;
墙角的古代水井旁,放着一台现代的饮水机,水井周围种着几株薄荷,香气清新,驱散了夏日的燥热。
小镇的边缘有一条蜿蜒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底铺着圆润的鹅卵石,几条小鱼在水中悠闲游动,偶尔跃出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
河边种着一排垂柳,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面,随风轻轻摇曳,岸边是一片茂密的芦苇荡,芦苇随风起伏,如同绿色的波浪。
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拱桥,桥身布满青苔,透着古老的气息,桥的另一侧连接着一条铺着沥青的现代小路,路边装着太阳能路灯,路灯旁是一片野生的雏菊,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格外雅致。
街道上的人物各式各样,跨越了不同年代、不同身份,却都在这片空间里安然共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丈身着长袍,坐在老槐树下的石阶上,手里摩挲着一枚温润的旧玉佩,眼神柔和,带着淡淡的怀念。
不远处,一名穿着蓝布衣裙的妇人提着竹篮走向杂货铺,路过果园时,还顺手摘下一颗红苹果,用衣角擦了擦,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