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集中意识,将淡蓝雾介丝凝聚成一枚半尺长的“锚形”:锚尖尖锐如细针,采用多层螺旋压缩,增强穿透力;锚身粗壮,缠着三圈雾介丝以增强稳定性;锚尾带着三枚分叉,用于扩大与雾霭的接触面积,提升固定力。
第一次掷出雾介锚时,锚尖因压缩力度不足,不够锋利,刚碰到雾霭就散落开来,没有形成有效固定;第二次调整了锚尖的压缩力度,让雾介丝的触角紧密咬合,锚尖成功刺入雾霭,但因锚尾分叉过细,与雾霭的接触面积不足,仅维持了十秒就消散;第三次他加粗了锚尾的分叉,同时延长了锚身的雾介丝缠绕圈数,掷出后锚体稳稳插入雾霭,维持了近半分钟才缓缓消散,虽与案例中能固定船身的雾介锚相差甚远,却也是不小的进步。
李砚反复练习了二十余次,从锚形的结构调整到压缩力度的把控,再到投掷角度的校准,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最后一次雾介锚竟维持了近一分钟,且稳定性明显提升,不再出现晃动溃散的情况。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心中明白,以自己目前启灵阶的实力,还无法凝聚出能固定船身的雾介锚,淡蓝雾介的纯度与储备量都还不够,但提前熟悉这种技巧,未来突破到梦者阶、掌握淡金雾介后,就能更快上手,这正是研读实战案例的意义所在——提前积累经验,规避弯路。
他回到书桌前,在兽皮纸上补充写下“雾介锚练习要点”:锚尖需三层螺旋压缩,增强穿透力;锚尾分叉不少于三枚,加粗分叉直径;投掷时需对准雾介浓度较高的区域,提升固定效果;意识线需全程连接锚体,实时调整咬合状态。
写完后,他将兽皮纸与之前的笔记叠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实战技巧手册,方便日后查阅复习。
此时,藏书阁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梦泡的藤叶核自动亮起柔和的绿光,照亮了书桌与书架,营造出安静而温暖的修炼氛围。
李砚没有急着翻看下一卷案例,而是闭上眼睛,复盘刚才练习雾介锚的过程,将案例中的技巧与自己的实践结合,梳理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感受淡蓝雾介在凝聚与操控过程中的变化,让肌肉记忆与意识感知形成联动。
他知道,实战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模仿,更在于领悟背后的战术思维与细节把控,只有将这些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真正的危险中从容应对,这也是老舟子在扉页上写下“非悟不能通”的深意。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眼底透着坚定的光芒,再次翻开《雾介实战案例集》,准备研读下一卷的案例,汲取更多的实战智慧。
喜欢梦主:从拾荒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梦主:从拾荒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