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香珠核的时候,他故意蹲在石台旁看书(是谢先生借他的《雾介基础常识》),看了一会儿假装犯困,头慢慢低下去——刚靠近石台半寸,香味就突然变浓了,一下子把他的困意驱散了,比掐自己一下还管用。
练铜铃核最有意思——他让谢先生在门外时不时吹点淡灰雾,自己在里面听声音辨危险:短响是“轻微危险”,长响是“中等危险”,急促响是“紧急危险”,练了几十次,他闭着眼睛都能根据铃声判断危险等级了。
练到中午,谢先生让他试试把梦泡缩小——这是出发前必须练会的,依托型梦泡虽然不能移动,但缩小后能揣在怀里,方便携带,还能避免路上被别的雾介撞到。
“用意识裹着梦泡,像揉面团似的,慢慢往中间压,别太用力,也别太轻。”谢先生在门外指导,“力度要均匀,不然容易压裂壁面。”
李砚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把意识集中在梦泡的壁面上——他能感觉到壁面的雾介在慢慢流动,像温水一样,很软。
他试着用意识轻轻裹住,慢慢往中间压——刚开始没反应,梦泡还是原来的大小,他有点急,想用力,却被谢先生拦住了:“别用劲,用‘巧劲’,顺着雾介流动的方向压。”
李砚调整了一下,跟着雾介流动的节奏慢慢压——这次有效果了,梦泡的壁面慢慢往中间缩,像被吹了气的气球在慢慢放气。
他盯着梦泡的变化,心里很紧张,怕压到里面的核和衍生物——可担心是多余的,核和衍生物也跟着慢慢缩小,藤叶核的叶子变小了,香珠核的石台也变小了,连相框里的图景都跟着缩小,却一点都没变形,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大概过了十分钟,梦泡从两平米的小空间,缩成了巴掌大的小方块——刚好能放进他的口袋,壁面还是那么韧,没有裂,核和衍生物都稳稳地待在原来的位置,连香珠核散的香味都还在,只是淡了些,刚好能闻到。
“成了!”谢先生的声音里满是高兴,“你这学的也太快了,我当年练缩小梦泡,练了一下午才成,你这才十分钟就会了。”
李砚把缩小的梦泡捧在手里,心里满是欢喜——这小小的方块里,藏着他的预言核、三枚规则核,还有能指路的图景,以后走到哪里,都能带着它,像带着个小小的“安全屋”。
下午的时候,他把缩小的梦泡揣在怀里,跟着谢先生和老墨熟悉雾港的环境——主要是看路线,明天出发去天浊区要走哪条路,哪里的雾淡,哪里有补给的地方,都得记清楚。
路上,他偶尔会摸一摸怀里的梦泡,能感觉到里面核的微光,暖暖的,很安心。
傍晚回到清雾堂,李砚把梦泡拿出来,想看看里面的核和衍生物有没有事——刚打开,就发现香珠核的石台上,多了个小小的淡紫色雾介盒。
盒子不大,只有拇指盖大,和香珠核的颜色一样,泛着淡紫光,刚好能装下林知夏之前留给她的两块雾介糕(林知夏昨天出发去界镜点前,特意把剩下的雾介糕塞给了李砚,说路上饿了能吃)。
他愣住了,这不是他催生的,也不是谢先生帮忙弄的,是香珠核自己衍生的——他早上练缩小的时候还没有,下午揣在怀里走了一圈,回来就有了。
“这是香珠核顺着你的需求衍生的。”谢先生刚好走过来,看到了小盒子,笑着说,“你早上把雾介糕放在梦泡里,怕压坏,心里一直在想‘要是有个盒子装就好了’,香珠核感知到了,就自己衍生了个盒子,这就是规则核的‘贴心’之处,能感知到主人的需求。”
李砚拿起小盒子,轻轻打开——里面很软,像垫了层雾介棉,刚好能放下两块雾介糕,他赶紧把糕放进去,盒子自动合上了,还泛着层微光,像在保鲜。
他摸了摸盒子,又摸了摸怀里的梦泡,心里暖暖的——在残梦区的时候,他从来不敢想,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面有能挡雾的藤叶、能提神的香珠、能预警的铜铃,还有能装零食的小盒子,更有能指路的图景。
晚上睡觉前,他把缩小的梦泡放在枕头旁边,偶尔会拿起来看看——月光照在梦泡上,泛着淡淡的光,能隐约看到里面的核和衍生物,像藏着几颗小星星。
他想起明天就要出发去天浊区,去寻找相框里图景对应的文馆,去帮老墨找修表工具碎片,心里满是期待——虽然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但有这个小小的“安全屋”在,有谢先生和老墨在,他一点都不害怕。
睡前,他又摸了摸梦泡里的预言核,心里默默说:明天就靠你指路了,一定要帮我们找到文馆,找到线索。
预言核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心意,轻轻泛了泛光,像在回应他的期待。
喜欢梦主:从拾荒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梦主:从拾荒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