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回头时,林知夏已经跑到跟前,粉色短衫的衣角还沾着几星雾珠,像撒了把细碎的水晶,双丫髻上的粉丝带随着跑动轻轻晃荡,划出浅浅的弧线。
粉蓝从她肩头飞起来,绕着李砚掌心的蓝雾介转了两圈,落下的粉雾沾在淡蓝光上,竟让那层雾介又亮了些,像蒙了层薄纱的星星。
“你们也去清雾堂吗?”林知夏扶着膝盖喘了口气,竹篮里的雾介糕油纸包轻轻晃动,印着的青藤图案在光线下格外清晰,“我特意来求谢先生查爹娘的下落,刚才在船上没来得及跟你们细说——粉蓝鼻子灵,说你身上的雾介没掺杂味,比散修的纯多了,它可喜欢了。”
老墨笑着点头,伸手帮李砚理了理歪掉的衣领:“正好一道走,谢先生在雾港待了几十年,见多识广,你们的事说不定他都能帮着解决。”
三人并肩往清雾堂走,沿途的商铺渐渐热闹起来,连空气里都飘着雾介糕点的甜香和雾介草的清香。
路边的雾介杂货铺前,掌柜正用一支银头雾介笔在木牌上写价目,笔锋划过木牌时,淡蓝色的字迹自动凝住,不会像普通墨汁那样晕开,木牌上清晰写着“蓝雾介灯三枚黑碎核”“稳向雾介罗盘十枚黑碎核”“纯蓝雾介水五枚黑碎核/瓶”。几个穿粗布衫的散修围着挑选,时不时拿起物件仔细看,掌柜也不催促,只耐心解答“这灯能亮多久”“罗盘能不能防雾流涡”这类问题。
隔壁的“筑梦局认证食铺”更是热闹,门口排着不长不短的队,铺子飘出的雾介粥香气裹着暖意,勾得人肚子直叫。
门口挂着的木牌用红漆写着“今日供应:粉雾介甜粥、蓝雾介咸糕、稳心雾介饼”,每个品类下面都标着碎核价格,还贴心地备注了“适合启灵阶”“梦者阶推荐”。
“雾港的商铺都得经筑梦局认证,不仅不敢缺斤少两,连用料都得公示。”老墨指着食铺门口的认证铜牌,铜牌上刻着船锚与雾蝶交织的图案,“上次在残梦区,有个小贩用灰雾介冒充蓝雾介做饼,买的人吃了又吐又晕,最后连人带摊都被老疤掀了——在雾港可不会有这种事,要是发现假货,清雾堂直接就封店了。”
林知夏也跟着补充,手指轻轻挠了挠粉蓝的翅膀:“我爹娘以前总说,雾港的‘食介’都要过‘清雾筛’,把恶雾介、杂雾介全筛掉才敢卖,吃着放心。之前有个护种人在别的梦泡吃了带恶雾介的点心,意识乱了好几天,说话都颠三倒四,最后还是清雾堂的人用‘醒神雾介水’救回来的。”
说话间,清雾堂那面标志性的蓝布幡就出现在前方雾霭中。
布幡用的是梦界稀有的雾蚕丝织的,轻薄却耐用,上面用白雾介绣的“清雾”二字笔法工整,风一吹,布幡飘动时,字迹还会泛着淡淡的柔光,像活过来似的;堂屋是用大块硬界石砌的,墙体严丝合缝,连缝隙里都填了淡蓝雾介,既保暖又稳固;屋顶的蓝雾介瓦片拼出一只展翅的雾蝶图案,屋檐下挂着的雾铃是铜制的,偶尔被风吹动,发出“叮铃叮铃”的轻响,在热闹的码头区里,反倒透着股让人安心的静。
门口站着个穿青衫的年轻人,约莫二十岁出头,胸前别着枚银质雾蝶徽章,徽章边缘打磨得光滑,他看见老墨,眼睛一亮,连忙迎上来:“老墨师父!您怎么来了?谢先生今早还跟我念叨,说好久没见您来雾港,不知道您修表的手艺有没有精进呢!”
“是小许啊,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老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身边的李砚和林知夏,“这次来是想麻烦谢先生——我这徒弟李砚刚启灵,前些天得了枚奇怪的碎片,想让谢先生看看来历;这位是林知夏姑娘,青藤园的护种人,她爹娘半年前出去找念想芽,至今没回来,想请谢先生帮忙查下落。”
小许的目光先落在李砚掌心的蓝雾介上,眼神里多了几分惊讶,又扫过林知夏肩头的粉蓝,笑着说:“谢先生正在里屋忙,刚有个梦者阶的商队首领来咨询雾海航道的事,估计还要等一刻钟。你们先进屋坐,我给你们倒杯雾介茶,是用清雾堂自己种的雾介叶泡的,能稳心神。”
三人跟着小许走进清雾堂,屋里的光线比外面亮堂不少,屋顶挂着十几盏蓝雾介灯,灯芯是用纯蓝雾介凝成的,不用点燃就泛着柔和的暖光,照亮了整个屋子的每个角落,连墙角的阴影都浅了些。
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书,从下到上码得整整齐齐,书脊上用墨写着《雾介入门详解》《梦泡类型图谱》《雾海安全航道指南》《界镜点映景大全》,有的书角微微卷了边,显然被很多人翻阅过,书页间还夹着细竹片做的书签,方便下次查找。
李砚的目光一下就被那些书吸引了,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他在残梦区只跟着老墨认过常用字,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书,心里悄悄琢磨:要是能在这里看书,说不定能找到关于爹娘的线索,也能学会更多雾介知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