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沉默的、走向绝望深渊的逃荒队伍,像一幅沉重的铅画,深深地烙在了张三金的脑海里。
夜晚,躺在冰冷的炕上,那妇人死寂的眼神、老汉佝偻的脊背、小男孩攥着铜钱的茫然、以及众人分食那一点点红粉卤煮时无声的挣扎……
如同走马灯般在他眼前轮转。
世信在隔壁炕上翻来覆去,显然也未能安眠。
屋外寒风呼啸,拍打着破旧的窗棂。
张三金睁着眼,望着黑黢黢的房梁,心绪翻腾如沸。
自家的日子,靠着红粉卤煮和吴掌柜的底料生意,刚有了一点起色,闪电、墨云能耕田拉货,小追影也茁壮成长。
可这乱世的风雪,岂是几匹好马、几罐红粉就能抵挡的?
今日是官差勒索,明日呢?后日呢?还有那些从不知何处来、往不知何处去、如同秋叶般随时会被寒风卷走的逃荒者……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和无力感攫住了他。
光靠摊子上那碗加了红粉的卤煮,能暖几个人?能救几条命?杯水车薪罢了。
“爹,”黑暗中,世信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迷茫和沉重,“那些人……能走到有活路的地方吗?”
张三金沉默良久,才沙哑地开口:“不知道。
看老天爷开不开眼,看他们命够不够硬。”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压抑的痛苦,“世信啊,你爹我活了大半辈子,打过猎,种过地,跟红眼病斗过,跟官差耍过心眼,靠山里的辣椒粉挣了点嚼谷……
可今天看着那些人,爹这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了个大洞。”
他翻了个身,面对着墙壁,仿佛对着虚空说话:“咱家这点东西,这院墙,挡得住赵横那样的恶狗,挡得住钱老爷那样的豺狼吗?
挡不住。
一场大灾,一场兵祸,咱可能就跟那些人一样,推着破车,抱着孩子,走上那条看不到头的路……”
“那……那怎么办?”世信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慌。
怎么办?张三金也在问自己。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炕沿,思绪却飘向了屋后连绵起伏的、黝黑的山峦轮廓。那是他熟悉得如同掌纹的山林,是他赖以生存、也带给他无数馈赠的地方。
那里有他追踪猎物的足迹,有他发现野辣椒的秘密角落,也有追风和它的族群奔跑过的山脊。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流星,骤然点亮了他的脑海——山里!
他猛地坐起身来,动作之大把世信吓了一跳。
“世信!”张三金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决断,“起来!点灯!”
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照亮了父子俩凝重的脸。
“爹,您想到啥了?”世信看着父亲眼中跳跃的光芒,不解地问。
张三金深吸一口气,指着窗外的群山:“你看那山!咱熟悉的山!那里有山洞,有泉水,有能避风的崖窝!以前打猎躲雨,爹知道好几处又深又隐蔽的地方!还有野果、野菜、山菌子!
要是……要是能在山里寻摸一处妥当的地方,备上点粮食、柴火、草药……
搭个能遮风挡雨的窝棚……
等再遇到像今天这样的灾荒年景,或者兵荒马乱的时候……”
他的声音越来越快,越来越清晰:“咱自己,还有像王婶子、李瘸子那样村里没依没靠的孤寡,甚至……
甚至那些路上遇到的逃荒人,是不是就能有个暂时落脚、喘口气、不至于冻死饿死在野地里的地方?!”
世信的眼睛也亮了起来:“爹!您是说……
在山里建个……
庇护所?!”
“对!就是庇护所!”张三金用力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不求多好,能挡风遮雨,能存点救命的粮,能烧口热水就行!
像咱家那红粉,是暖人胃的火种,这庇护所,就是暖人身的窝!
天灾人祸躲不过,可咱得给自己,给身边人,给那些实在没活路的,留一条能钻进去、能喘口气的生路!”
这个想法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世信被父亲描绘的前景震撼了,热血沸腾:“爹!这主意好!咱干!明天就进山找地方!”
“急不得!”张三金压下激动,恢复了猎人的沉稳,“这事得从长计议,得悄悄的干,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尤其不能让赵横、钱老爷那类人知道!
否则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盘腿坐在炕上,开始谋划:
必须极其隐蔽,远离常走的小路,入口要易守难攻,附近要有稳定水源和不易被发现的开阔地(方便晾晒、活动)。
他想起了后山深处,一个叫“鹰嘴岩”的地方,那里有个被藤蔓遮蔽的巨大岩洞,洞内有分岔,深处干燥避风,洞外不远处有山泉,还有一小片背风的坡地。
粮食是根本。
靠卤煮和底料生意,省吃俭用,一点一点囤积不易坏的粗粮。盐巴、火石、一些简单的伤药也要备。
工具就是家里的柴刀、斧头、绳索。
这事光靠父子俩不行,太慢。
得找绝对信得过、嘴严、又能出力的。
不能大张旗鼓。
利用农闲、赶集间隙,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把物资运上去。
先在岩洞深处干燥的地方用石头垒几个储粮的“仓”,用油布盖好防潮。
洞口用砍下的粗树枝和藤蔓编成隐蔽的栅栏门。洞内平整出一块地方铺上厚厚的干草当“通铺”。
洞外背风处,用石头和泥巴垒个简单的灶台……
计划在张三金脑海中逐渐清晰。
这不再仅仅是为了对抗官差或富户,而是为了在这动荡不安的世道里,为自己、为家人、也为那些萍水相逢的苦难者,筑起一道最原始、也最坚韧的生命防线。
这庇护所,将是深藏于莽莽山林中的,一个不为人知的、温暖的秘密。
“世信,”张三金看着儿子,目光灼灼,“从明儿起,咱家的卤煮生意照做,红粉照磨。
但挣来的钱,得掰成两半花。
一半维持家用,买粮种喂牲口。
另一半……攒起来,换成能填饱肚子、能救命的东西!
咱们进山的次数,也得勤了!”
“嗯!”世信重重点头,年轻的脸上充满了使命感,“爹,我听您的!咱给自个儿,也给旁人,在山里安个‘窝’!
喜欢穿越到古代当农民?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穿越到古代当农民?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