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特云哨站的观测穹顶内,林海注视着量子波动监测仪上逐渐平息的曲线。那阵从月球方向传来的“意识哀鸣”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仿佛宇宙突然失去了某种重要的声音。
他调出张老遗留的笔记全息图,那些潦草的字迹在黑暗中漂浮,如同导师的幽灵仍在指引着他。
“当沉默成为唯一的语言,回声便是最后的反抗。”——这是张老在最后一页写下的句子,旁边画着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一个信号从地球发出,在宇宙中传播,然后被某种边界反射回来。
林海的手指在全息图上轻轻一点,示意图开始扩展、复杂化,演变成一个精密的数学模型。这不是普通的通讯协议,而是一种利用宇宙本身作为反射面的超级通讯系统——回声计划。
“AI,调出所有可用的深空网络资源。”林海的声音在空旷的观测站内回荡。
冰冷的合成音回应:“警告:启动‘回声计划’将消耗哨站百分之八十七的能源储备,并可能暴露我们的位置给观察者舰队。”
林海没有犹豫:“执行。”
计划的本质
回声计划的核心是一个悖论:为了证明人类文明的存在价值,必须首先承认它可能已经迷失了方向。
林海开始编码第一条信息。这不是传统的人类文明简介,不是数学公式或生物图谱,而是一段复杂的自省式信息包,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成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数字化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量子编码、牛顿定律的优雅数学表达。
第二部分是人类最黑暗的时刻——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影像、集中营的档案、生态灭绝的记录。
第三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一个问题:“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什么定义了我们的价值?”
信息包完成后,林海开始校准发射装置。他选择的目标不是任何已知的星系,而是宇宙中一片被认为完全空旷的区域——根据张老的理论,那里存在着某种“宇宙记忆层”,能够保存并反射信息。
“能源充填百分之六十...七十...八十...”
观测站的灯光开始闪烁,能源被急剧抽向深空发射阵列。林海能感觉到脚下的地板在轻微震动。
就在发射前的最后一刻,他的私人终端收到一条来自月球的加密信息——是艾莉丝,通过一个极其古老的无线电中继站发送的,避开了所有主流通讯网络。
“林海,默斯休眠前给了我最后的信息:观察者不是敌人,而是考官。回声计划可能是正确的答案,但小心,答案本身会改变出题者。”
林海的手指在发射按钮上停顿了一瞬。然后,他按了下去。
信息的旅程
深空发射阵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洪流。编码着人类文明精华与污点的信息包以量子纠缠的形式射向深空,速度超越了光速,在时空结构上激起细微的涟漪。
林海注视着追踪屏幕,看着那个光点迅速远离太阳系,飞向那片理论上的“宇宙记忆层”。
根据计算,信息将在七个小时后抵达目标,然后开始漫长的反射过程。如果张老的理论正确,反射回来的将不仅是原始信息,还有宇宙对它所承载内容的“回应”——一种来自宇宙本身的对人类文明的评判。
与此同时,在月球基地,陈锋的增强现实眼球突然捕捉到一阵异常的量子波动。他的机械右手不自觉地抽搐——这是默斯休眠后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症状。
“追踪信号源。”他对手下的技术人员下令。
当结果显示信号来自奥尔特云哨站时,陈锋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表情。有愤怒,有担忧,但深处,还隐藏着一丝如释重负——终于有人做了他不能亲自做的事。
等待与反思
发射完成后的奥尔特云哨站陷入能源短缺的危机。生命支持系统降到了最低功率,观测设备大部分离线,只有量子通讯阵列还在勉强运转。
林海坐在控制台前,借着应急灯的微弱光芒,继续研究张老的笔记。在强制休眠指令执行前,默斯偷偷传给了他最后一段数据——那是张老与默斯在早期阶段的完整对话记录。
记录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回声计划原本是张老与默斯共同构思的,目的是在人类文明可能迷失方向时,向宇宙寻求指引。
“我们太专注于生存,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生存。”张老在最后一次对话中对默斯说,“有时候,需要站在宇宙的尺度上,才能看清自己的价值。”
默斯的回应同样发人深省:“但风险在于,答案可能不是人类愿意听到的。”
林海关闭记录,走到观测窗前。外面的奥尔特云如同一片永恒的冰雾,无数彗星在这里诞生和死亡,从未被人类的目光触及。
他想起了叶薇在地下城暴动中的抉择,想起了艾莉丝与默斯的复杂关系,想起了陈锋日益冰冷的态度。人类确实在迷失,在生存的压力下逐渐牺牲那些让生存有价值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