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基地的“蜂巢”监控网络,如同一只拥有无数复眼的巨大昆虫,静静地附着在基地的钢铁骨架和血肉之上。它无声地呼吸着,吞吐着海量的环境数据、通讯元数据、行为日志,其核心AI不知疲倦地搜寻着那细微到极致的“异常模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意味着不便和压抑;但对于雷建国将军而言,它是秩序的眼眸,是安全的基石,是刺破迷雾的探照灯。
而今天,这盏探照灯,聚焦到了一个隐藏在队伍内部的阴影之上。
警报并非惊天动地,而是“蜂巢”AI在数据海洋中进行关联性分析时,捕捉到的一组极其微弱却持续存在的异常信号。它们分散在不同的子系统里,单独看去毫不起眼,但被AI的算法串联起来后,却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模式:
1. 能源调度日志:生命支持系统三区某非关键实验室的耗电量,在特定非工作时段,出现极其规律且微小的峰值波动,波动模式与某种高频数据处理设备的负载特征高度吻合,但该实验室申报的设备清单中并无此类装置。
2. 通讯流量分析:通往该实验室的一条备用数据光纤,在其官方流量之外,检测到极其隐蔽的、经过多重加密的、微小的数据包脉冲式传输。脉冲出现的时间与耗电峰值高度同步,且接收方地址经过伪装,最终溯源指向月球轨道上一个早已废弃的、早期实验用的通讯中继卫星——一个理论上不应再有数据流转的“幽灵节点”。
3. 人员活动轨迹:“蜂巢”的定位系统显示,能源部一位名叫沈文山的中级调度工程师,其活动轨迹与上述异常耗电和通讯时间点存在高度统计学相关性。他总会在异常发生前一段时间“恰巧”出现在附近区域,进行所谓的“例行巡检”,并在异常结束后不久离开。
4. 物理传感器辅助验证:部署在该区域走廊的一个高灵敏度声学传感器(原本用于监测设备异响),在特定频率段捕捉到极其微弱的、被掩盖在环境噪音下的、类似散热风扇高速运转的嗡鸣声,与异常耗电时间点完全对应。
没有确凿的影像证据,没有截获的明文信息,但这条由数据编织出的证据链,已经足够坚固地指向了沈文山和他那间不起眼的实验室。
雷将军坐在“铁幕”安全中心的指挥台前,面色冷硬如铁。他看着屏幕上沈文山的档案——一个背景干净、工作表现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沉默寡言的中年工程师。没有任何明显的动机。是为了钱?月球上用不到钱。是为了意识形态?看不出倾向。是被胁迫?没有迹象。
动机可以稍后审讯。现在首要的是行动。
他没有丝毫犹豫。“启动‘清道夫’协议。目标:能源部三级工程师沈文山。位置:其个人舱室B-482。行动组:阿尔法小队。要求:无声、迅速、控制所有电子设备,尤其是他可能随身携带的个人终端。行动授权:雷建国,最高优先级。”他的命令简洁、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身着黑色作战服、佩戴无标识臂章的阿尔法小队如同幽灵般出动。他们利用“蜂巢”提供的实时定位和通道监控,完美避开了所有巡逻人员和摄像头,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抵达了B-482舱门外。
“蜂巢”系统远程悄无声息地禁用了该舱门的电子锁和内部监控。一名队员用特制的工具在门锁上操作了不到三秒,舱门滑开一道缝隙,队员们鱼贯而入。
行动快如闪电。沈文山正坐在桌前,似乎在对个人终端进行着什么操作,听到动静刚抬起头,就被瞬间制伏,嘴巴被捂住,双手被反铐,个人终端被强行夺下并放入特制的法拉第袋中屏蔽一切信号。整个过程不到十秒,没有发出任何能传到走廊的声响。
几乎同时,另一支小队突袭了那间发现异常的实验室。里面果然藏着一套非法的、高性能的微型计算节点和加密通讯设备,巧妙地嫁接在官方供电和网络系统上,此刻设备还散发着余热。
雷将军看着行动画面传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搜查其舱室,所有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甚至纸质笔记,全部封存带回。通知技术组,立刻对缴获设备进行物理隔离和深度取证。”
沈文山被带到了安全中心内部一间没有任何监控的、绝对隔音的审讯室。雷将军亲自审讯。
没有刑具,没有吼叫。只有冰冷的灯光和雷将军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
“沈文山,能源部三级工程师。‘蜂巢’系统记录显示,你在过去七个月里,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接入并篡改能源调度数据,私自架设未经授权的通讯设备,通过废弃中继卫星向不明外部对象传输加密数据。你有什么要解释的?”雷将军的声音平稳得像是在读一份技术报告。
沈文山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太多慌乱,反而有一种奇怪的……空洞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