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基地西北穹顶之外,叶薇和她的突击队正在与时间、辐射和月尘进行着那场悲壮而无声的垒墙之战。等离子切割刀的咆哮和月岩板的沉闷撞击,是生存意志最直接的呐喊。而在基地内部,另一条关乎自救行动命脉的战线,却在一种截然不同的、高度浓缩的、近乎自毁的紧张中 silent 燃烧——萨米尔博士的材料实验室。
陈锋那“72小时救援指令”中,交给萨米尔的任务,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理智与野心之上:就地生产出足以替代地球供应的、高性能的穹顶修补材料。这不仅仅是为了填补眼前的裂缝,更是为了证明月球基地拥有在极端孤立情况下维持自身“血脉”(物资循环)的能力。
实验室刚刚从上一次纳米灾难的废墟中恢复过来,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被强力清洁剂掩盖的、若有若无的金属灼烧味。新的设备闪烁着冷光,但安全 protocols 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苛刻级别。物理隔离闸门、多重能量场抑制器、以及雷天宇额外加派的、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将这里变成了一个科技圣殿与高危监狱的混合体。
萨米尔几乎变成了一个被方程式和化学符号驱动的幽灵。他眼窝深陷,头发凌乱,原本整洁的实验服上沾满了不明污渍和汗渍。营养液的空管和高强度提神剂的注射器散落一地。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烧杯、反应釜、光谱分析仪屏幕上跳动的曲线,以及那令人绝望的倒计时。
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 技术极限的压迫: 月面环境下的材料合成,与地球实验室完全是两码事。微重力影响分子扩散和结晶过程,真空环境让许多常规化学反应路径失效,缺乏地球上的稀有催化剂和添加剂…每一个环节都是拦路虎。
2. 时间绞索的窒息: 72小时,不仅要拿出配方,还要完成小试、中试,最终达到可实际应用的生产规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3. 陈锋的期望与无声的质问: 他知道陈锋在赌,赌他的能力,赌他能再次创造奇迹。每一次通讯频道里传来陈锋冷静询问进展的声音,都像鞭子抽打在他的神经上。
4. 上一次灾难的阴影: 那银灰色、具有吞噬性的“潮汐”仿佛还在眼角余光中蠕动。每一个新合成的纳米级前驱体,都让他心惊肉跳,生怕再次唤醒那失控的恶魔。
他的研究路径分裂成两条,如同在走钢丝:
? 路径A(保守): 基于现有月球库存聚合物和矿物,进行改性强化。安全,但性能平庸,能否真正堵住裂缝、长期承受内外压差和宇宙辐射,存疑。
? 路径B(激进): 再次闯入纳米复合材料的领域,尝试开发一种具有微自愈能力的、智能响应应力变化的“活性”修补材料。性能潜力巨大,但风险…不言而喻。
萨米尔像疯了一样在两条路径间切换。保守路径的每一次失败,都将他更狠地推向那条激进的危险之路。
“博士!A-7配方抗辐射测试又失败了!紫外和质子流照射后脆化率超标!”助手的报告带着哭腔。 “知道了!改用B路径!把上次‘守护者’项目废弃的SNU-β型智能单元模板调出来!调整它们的集群通信协议,降低活性,只响应机械应力!”萨米尔几乎是咆哮着回应,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调出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基于张老拓扑结构修正后的能量场参数。
他感觉自己正在玩火。每一次将那些具有潜在活性的纳米单元注入反应基质,每一次施加那带有1.618Hz谐波的能量场进行“驯化”,他的心脏都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监控屏幕上,代表纳米单元活性和协同性的曲线剧烈波动,时而平稳,时而猛地蹿升,触发安全系统的黄色警报,又被他用更复杂的场强调整强行压制下去。
“不够…还不够强…还需要更快的固化速度…”他喃喃自语,眼球因为过度专注和化学刺激而布满血丝。他绕过了一个又一个安全规程,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一次次推向理论极限值的外缘。刺耳的警告声被他粗暴地静音,只盯着那代表材料强度的读数。
“博士!反应釜压力已经超过红色警戒线15%!自动泄压系统被您手动 override 了!太危险了!”年轻的助手惊恐地试图阻止他。
“闭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就差一点!只要再维持三十秒,让交叉链接反应完成!”萨米尔一把推开他,眼神狂热地盯着反应釜观察窗内那翻滚沸腾的、闪烁着奇异虹彩的粘稠液体。那里面,数以亿计的、被部分驯化的纳米单元正在能量场的引导下,进行着最后的、疯狂的自我组装。
他仿佛看到了成功。一种划时代的、能改变月球基地命运的材料即将诞生。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一个因为之前纳米灾难和陨石冲击而略有松动的、连接着超导储能环与反应釜加热单元的电弧接口。在那远超设计极限的能量负荷持续冲击下,接口处的电阻急剧增大,温度悄然攀升至危险的程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