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
女娲娘娘正于静室中休息,突然心中一动,她那绝美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疑。人族气运地起伏波澜让她心生感应。那股和她心血相连的磅礴力量,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女娲轻蹙峨眉,莲步轻移至宫闱窗前,望向人族聚居的方向,其眼眸中光芒闪烁,似要穿透无数空间,凝视着人族气运的动荡流转。
女娲心里想着,她因抟土造人而收获圣位,人族因她而诞生,出现在洪荒大地。这其中的因果纠缠,不是一句两句才能厘清。
随着人族的繁衍,日渐兴盛,而她得到的气运也随之暴涨。气运的好处哪怕现在高居圣位,也是助益良多,这也让她了解了老师鸿钧为什么紫霄宫中布道三次,立玄门,收六徒。这都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气运。
而如今人族气运翻滚,却隐隐透着一股莫名的喜色,其中更有着一种游子归家的久违,重回母体的舒悦。
是什么让人族气运有如此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现在看来是好事,可没来由的不踏实,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灵珠子,”女娲娘娘转身对在外伺候的灵珠子叫道,“你去人族之地走一遭,只需仔细体悟,仔细观察。看看人族气运为什么发生如此变化。”
“谨遵娘娘法旨。”
灵珠子未曾想到,便是女娲娘娘也未曾预料,他此去,自此身染红尘,历无数劫难。这且是后话。
......
紫霄宫中。
端坐云床上的鸿钧,看似宝相庄严,古井无波,内心却是思绪万千。人族气运的陡然变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他心湖之中,泛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
这世间风云起落,千变万化,都难逃他的掌握。在他心里,对天道意志的诠释,是他独有的资格。
规矩就是他的游戏,而棋盘上棋子成长道路出现了莫名的变化,虽这会导致棋子的损伤,不过倒也促成了另外的好事。
淡然一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他此刻的心情。
洪荒众生奉为圭臬的‘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原是他为诠释天道平衡、为众生定下的铁律。天道本是寻求弥合自身之缺失,追寻道之圆满,以臻平衡之境——可他口中的‘天道平衡’,实则夹杂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私活,唯有那百分之一,才是天道真正需要的大势。
这九成九的私活,看似皆围绕那仅存的一成大势衍生,循着天道追寻圆满的脉络铺展,实则早已在无形中将天道的轨迹,引向了他暗中勾勒的方向。
众生以为遵循的是天道铁律,却不知脚下的路,早已被这层层包裹的‘私意’,悄悄换了模样。
合道与融道,看似成全了天道,要知盘古斧劈混沌,开天洪荒,猎杀三千神魔,以全洪荒天地,怎是一个苟延残躯,龟缩于凶兽的残暴之下,却独独以‘救世’之名,窃取力挽洪荒众生威名之辈可比?
其中精妙算计,藏于罗睺的身死道消,写在龙凤麒麟的族灭之中,借由浩劫之名,塑造了终结者之美名,收获众生仰望的虔诚。
再次的推演着棋局的变化,对于鸿钧来说,只消轻轻的拨动棋子运动的方向,便能遂心如意——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达成?
身前的八卦推演盘,慢慢消散。紫霄宫中再次陷入寂静。
......
此时的分身李仁,祷告上苍,立下传灯书院,功德临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另类的立教。
他自任院首,下设副院首三位:一位设为常务副院首,一位主持日常教学,一位管理后勤。此外设有年级组长等等,一切都对标了后世的大学规制。
只是教学上,除了之前在念部落时所教授的凡俗的政治、经济、文化,农学,医学等等,还有新增的修行所涉及到的器、丹、法、阵和符箓。
传灯书院也因此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院以凡俗为主,内院以修行为主。虽然外院涉及初级的修行知识,但只要通过一系列通关考验,也能成就内院弟子。
虚无洞天的一个出入口,分身李仁也在此设置了一个出入口。
而念部落至传灯书院,一条后世一样的马路也正在修建。修路所用的水泥则是李念根据后世的记忆提供的‘水泥’制方,由工阁完成炼制。
其实像这样的马路,在念部落周边,乃至更远一些,都早已铺设。当然,这要归功于分身李仁主推的商业。
书院更远的一些地方,则是部落里愿意跟随迁徙过来的族人。他们沿着新修的马路两侧搭起屋舍,泥土混合着稻草糊成的墙壁,顶上覆着层层叠叠的茅草,远远望去像一片安静的村落。
男人们大多加入了修路的队伍,抡着石锤砸实路基,或是推着独轮车运送水泥;女人们则聚在屋前空地上,用分身李仁传的纺车捻线,织出的粗布既耐穿又结实,除了自家做衣裳,还能拿到传灯书院附近新设坊市换些粮食。
孩子们背着用藤条编的小筐,要么跟着大人学认路边的草药,要么跑到书院外院的墙根下,偷偷听里面传来的读书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