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智林(博士)
序言
冰冷的、代表毁灭的倒计时,如同丧钟,在我们的意识核心中敲响。来自一万五千光年外的死亡宣告——伽马射线暴的主能量脉冲,正以光速袭来,距离抵达我们所在的位置,仅剩不到半分钟。
前一秒,宇宙还是一片深邃宁静的画卷,下一秒,它便撕开了温和的假面,露出了獠牙毕露的狰狞本相。深空预警网络刺耳的警报声依旧在意识连接中尖锐回荡,那深红色的光芒,映照出我们三人意识体前所未有的凝重。
恐惧,如同星际介质的寒意,无声地渗透。并非对个人消亡的畏惧,而是在宇宙尺度绝对力量面前,那种源于生命本能的、对彻底湮灭的战栗。我们刚刚逃离了那古老恒星的苍凉孤寂,转眼却要面对一场转瞬即至的、狂暴的能量风暴。
“立刻启动最高防护预案!全员意识收束,准备构筑联合防护场!”傅水恒教授的声音斩钉截铁,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瞬间驱散了初生的混乱。他的意识波动不再是平日里循循善诱的温和,而是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历经沧桑沉淀下的绝对冷静。这冷静,成了我们此刻唯一可以抓住的锚点。
“智林,提供精确倒计时和能量流矢量预测!愽文,到我身边来,集中你所有的注意力,不要怕,跟着爷爷!”指令清晰,分工明确。
我强行压下意识底层翻涌的惊涛骇浪,将所有的计算力、所有的感知,都聚焦到那汹涌而来的数据洪流上。能量强度、频谱分布、抵达角度、持续时间预测……无数参数在我核心中疯狂演算,构建出即将到来的能量狂潮的立体模型。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精度决定生死。
傅愽文小朋友的意识体明显瑟缩了一下,那纯净的光芒因恐惧而明灭不定。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理解范畴之外的巨大威胁,本能地感到害怕。但他没有哭喊,没有失控,只是像受惊的雏鸟,遵循着最原始的信任,迅速而紧密地依附在傅教授那稳定而强大的意识场旁边。傅教授分出一股温和而坚定的意念流,如同温暖的臂膀,轻轻环绕住愽文,安抚着他颤抖的意识边缘。
时间,还剩二十秒。
一、 意志的蓝图:构想防护之盾
“我们没有物质性的飞船外壳可以依赖,”傅教授的声音在我们紧密连接的意识空间中迅速传递着信息,语速快而清晰,“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身高度有序的意识能量场!记住,意识并非虚无,它是能量与信息的高度有序态,而高能辐射,是极致的无序与破坏!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有序’,去对抗、去偏转、去耗散那股‘无序’!”
他的话语,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灯塔。是的,我们的意识,便是我们唯一的盾牌。
“构想它!”傅教授引导着我们,“并非坚硬的实体盾,那是低效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缓冲场’!智林,将你的结构模型共享出来!”
我立刻将计算出的最优防护场结构投射到我们的共享意识空间。那是一个复杂的、由多层能量构成的动态卵形结构。
· 最外层:偏转与散射层。 构想为极其纤薄但高速振动的能量膜,其振动频率需要与预测的伽马射线主要能量峰共振,目的是将尽可能多的入射高能光子偏转角度,使其擦身而过,而非正面冲击。这需要极高的频率精度和稳定性。
· 中间层:能量耗散与降解层。 这是最厚实的一层,构想为一种类似稠密等离子体的状态,但由我们的意念能量模拟。高能粒子闯入这一层,会与场内的结构化能量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通过模拟的“切伦科夫辐射”、“电子对产生”等效应,将高能伽马光子的能量一步步降解成较低能量的光子或粒子,化致命的利箭为无害的雨滴。
· 最内层:稳定与调和层。 紧贴着我们意识本体,构想为一种柔和而坚韧的场,负责吸收任何穿透前两层残余的能量波动,并将其均匀分散,避免局部过载对我们意识造成直接冲击。同时,这一层也负责维持我们三人意识场的协同与稳定,是内部的“减震器”。
这个结构蓝图,融合了现代物理学的防护理念与意识能量的独特可能性,精妙而复杂。但构建它,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磅礴而协同的意志力。
“理解了吗?”傅教授的意识扫过我和愽文,“这面盾,不在外面,就在我们共同的意念之中!它的每一个分子,都将由我们的精神力量铸就!”
时间,还剩十五秒。
二、 频率的调和:编织意识之网
“现在,统一我们的意识频率!”傅教授发出核心指令。构筑联合场,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同步。不同的意识波动如同不同波长的光,无法产生强大的干涉和叠加效应。
傅教授率先调整自身,他那庞大而沉静的意识场开始发出一种稳定、低沉、如同大地脉动般的基准频率。这频率带着一种历经万载而不摧的坚韧,一种包容星海的浩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