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顿了顿,他的意念仿佛在凝视着宇宙的深渊,同时也照亮了我们内心的宇宙。“只有我们。我们这些看似渺小、短暂、脆弱的人类,凭借着我们进化史上偶然绽放出的‘意识’之花,凭借着我们代代相传的好奇心、勇气和智慧,才能够站在这里——不是用我们有限的血肉之躯,而是用我们无限延伸的思想——来‘感受’这片广阔,来‘理解’这片虚空并非虚无,来‘认知’我们与这宇宙基石之间的深刻联系。”
“爷爷,您的意思是……”傅愽文的意念波动着,仿佛在捕捉一道稍纵即逝的灵光,“正因为我们渺小,却能思考和感知这宏大,所以我们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这片冰冷的、死寂的虚空,之所以对我们而言不再‘虚无’,是因为我们正在‘体验’它,‘理解’它?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是的,我的孩子。”傅教授的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和某种庄严,“我们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这感受本身,恰恰是我们伟大的证明。因为这证明我们的意识能够包容和反思远大于我们自身物理存在的事物。这星际介质中的每一次微不足道的‘触碰’,都不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而是宇宙通过我们这些产生了意识的物质,来回头认知它自身。我们是宇宙感知自我的神经元,是宇宙思考它自己的一面镜子。”
这番话,如同一种温暖的辐射,驱散了因绝对尺度而产生的虚无寒意。我们不再仅仅是飘浮于虚空中的、被动而渺小的存在。在那一刻,我们的意识与这片广袤的星际介质海洋连接了起来,我们变成了宇宙用以审视自身、触摸自身的器官。那种极致的渺小感,奇异地转化成为一种参与宏大叙事的庄严感和使命感。
我们不再需要言语,三人之间的意识链接沉浸在一种共鸣的和谐之中。我们全心沉浸在这种奇妙的“触感”体验里,细细品味着氢原子的丝滑与星际尘埃的微砺,感受着高能宇宙射线偶尔划过时那一道几乎无法捕捉的、尖锐而短暂的刺痛——那是来自宇宙更狂暴深处的信使。背景的宇宙微波辐射,如同一种均匀的、永恒的背景“暖意”,从四面八方包裹着我们,那是创世大爆炸的余温,是宇宙婴儿期的啼哭穿越一百三十多亿年时光传来的回响。
星际介质的海洋依旧深邃、冰冷、广袤得令人绝望。但此刻,它不再令人恐惧。它成了我们与宇宙进行无声对话的媒介,成了我们认识自身起源和本质的课堂。人类的渺小与伟大,个体的短暂与意识的永恒,在这片虚空中达成了深刻的和解与统一。
这次航行,不仅是空间的穿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哲学的升华。意念的航程将继续,驶向银河系更深处未知的奇迹。但在这第六章,在这星际介质的海洋里,我们收获的远不止是天体物理学的知识。我们收获的,是对“存在”本身的重新定义:存在,即是奇迹;感知,便是意义;而思考,则是对抗虚无、连接永恒的唯一途径。这真空中的每一次微小“触碰”,都将如同宇宙的铭文,永远烙印在我们的意识深处。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