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京城正沐浴在秋日午后温暖的阳光中。
金黄的梧桐叶随风飘落,铺满了街道,踩在上面,发出 “沙沙” 的声响。
米雅的生活,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风波后,似乎终于回归了平静的轨道。
她回到了熟悉的校园,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背着书包,穿行在爬满藤蔓的教学楼之间。
藤蔓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偶尔有几片泛黄的叶子飘落,落在她的肩膀上。
课堂上,她努力集中精神,跟着老师的讲解,在笔记本上写下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笔记。
数学的函数图像、物理的受力分析、化学的反应方程式,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记录,生怕错过什么。
放学后,她会和几个关系要好的女生一起,说说笑笑地走过落叶铺满的林荫道。
她们讨论着新出的漫画,哪个角色最帅气,哪个情节最感人;也会聊起最近热门的明星,分享彼此收集的海报和明信片。
女生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像风铃一样,回荡在校园里。
但只有米雅自己最深处的内心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那道无形的、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崩塌后,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难以填补的空洞。
每当夜深人静,她独自一人时,总会想起那个遥远的世界,想起易,想起灰岩镇的一切 ,工坊的打铁声、训练场的呐喊声、田野里的麦香,还有易那双坚定而温暖的眼睛。
每个夜晚,在她那间布置得温馨舒适的小书房里,她会雷打不动地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 “冥想”。
这是她从易那里学来的方法,也是她唯一能与那个世界产生联系的方式。
她关掉台灯,只留下窗外城市模糊的光晕,远处的霓虹灯闪烁,车流的灯光像一条长长的光带,在夜色中流动。
她盘腿坐在柔软的地毯上,闭上眼睛,努力排除脑海中的杂念。
明天的数学小测验、妈妈新买的那条粉色裙子、同学间无伤大雅的小摩擦…… 这些日常的琐事,此刻都成了她冥想的阻碍。
她回忆着易教导她的每一个细节:如何放缓呼吸,让气息变得悠长而平稳;如何让意念沉入丹田(虽然她不太确定丹田的具体位置,但她努力想象着一股温暖的能量在腹部聚集);如何在一片寂静中,去捕捉体内那丝若有若无的、仿佛萤火虫般的 “暖流”—— 那是易曾经说过的,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能量。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困难千百倍。
大多数时候,她感受到的只有一片沉寂,以及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带来的肢体酸麻 —— 双腿渐渐失去知觉,肩膀也变得僵硬。
偶尔,在意识即将模糊的边缘,她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心跳般的悸动,那感觉温暖而熟悉,让她想起易手腕上的星穹之引。
但当她试图集中精神去引导它时,那感觉又瞬间消散无踪,只留下更深的疲惫和空荡。
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时常涌上心头,让她想要放弃 —— 或许,那道连接真的已经彻底断裂,她再也无法感受到那个世界的存在了。
但每当这时,她总会想起易。
想起他可能正在另一个世界,面对着比她艰难万倍的困境 —— 王都的权力斗争、铁岩堡的威胁、兽人的侵袭;想起他跨越时空来拯救自己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这股思念和担忧,化作了支撑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她咬咬牙,重新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再次尝试。
她告诉自己,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她能再次与易建立联系,告诉他,她很好,也希望他一切平安。
这天放学,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同学们,安静一下。” 她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林晓雯林老师,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硕士学位。从今天起,将由她担任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同时也会负责指导学校新成立的‘英语兴趣小组’。大家欢迎!”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晓雯老师走上前来,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和一条浅蓝色的及膝裙,打扮得体而不失青春活力。
她的头发是柔软的卷发,披在肩膀上,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一双眼睛明亮有神,像清澈的湖水,瞬间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
“Hello everyone, Im Lin Xiaowen. You can call me Ms. Lin.” 她开口说道,声音清脆悦耳,流利的英式英语带着独特的韵律,更是引来一阵小小的惊叹。
她的课堂风格轻松有趣,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枯燥地讲解语法和词汇,而是善于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同学们参与其中。
比如,她会组织 “单词接龙” 游戏,让同学们分成小组,依次说出单词,接不上的小组就要表演节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