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暗潮汹涌的状态下悄然流逝。
朱婉清每日按部就班地去祖母处请安,偶尔在花园散步,大部分时间则待在静月轩看书、习字,或是听秋月回禀小柱子观察锦瑟绸缎庄的进展,以及府内下人间那些细微的动向。
她像一只耐心结网的蜘蛛,悄无声息地铺设着自己的信息脉络,每一步都谨慎至极。
小柱子去了西街几次,回禀说锦瑟绸缎庄生意确实很好,但是掌柜孙老先生似乎并无实权,整日只在柜台后算账,真正管事的是个姓钱的账房,对客人殷勤,对伙计和孙老却颇为倨傲。
朱婉清心中有了底,却并没有急于动作,她在等待一个更安全的时机和传递消息的渠道。
这日,她照例从寿安堂请安回来。
祖母的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些,或许是因为重新接手部分家务,精神有了寄托。
闲话家常时,祖母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说安王妃前日派人送来些新得的武夷山岩茶,味道醇厚,让她也得了一小罐尝尝。
朱婉清心中微动,安王妃此举,是例行公事的客套,还是隐含继续示好之意?她面上不显,只恭敬谢过祖母赏赐。
回到静月轩,刚坐下没有多久,祖母院里的一个大丫鬟竟亲自捧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紫檀木盒过来了。
“大小姐安。”大丫鬟笑容得体,行礼问安,“老夫人让奴婢给您送样东西过来。”
朱婉清和秋月对视一眼,皆有些疑惑。方才在寿安堂并没有提及另有赏赐。
“有劳姐姐跑一趟。”朱婉清示意秋月接过盒子,那盒子入手沉甸,显然里面的东西颇有分量,“不知祖母突然赏下何物?”
大丫鬟笑道:“老夫人说,是方才整理库房时,偶然寻见的旧物,想着大小姐或许用得上,便让奴婢送来了。老夫人还说,大小姐近日气色见好,也该有些像样的头面首饰撑撑门面。”
头面首饰?祖母才赏过翡翠簪和玉镯,为何又突然送首饰?而且“偶然寻见”。。。这话听起来有些刻意。
朱婉清心中疑窦渐生,面上却依旧感激地笑道:“祖母总是惦记着我。请姐姐回去替我谢过祖母厚爱。”
送走了大丫鬟,朱婉清看着桌上那紫檀木盒,并没有立刻打开。
“小姐,老夫人真是心疼您!”秋月欢喜地道,“快打开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朱婉清沉吟了片刻,伸出手,轻轻打开了盒盖。
盒内衬着深蓝色的软缎,上面静静地躺着一支发簪。
并非她想象中祖母惯常喜欢的翡翠白玉类。那簪体竟是罕见的紫檀木打磨而成,木质细腻温润,泛着幽暗的光泽。簪头并非繁复的雕花,而是用极细的金丝镶嵌勾勒出简约却凌厉的羽翼形态,托着一颗不大却色泽纯正、火彩极佳的深蓝色蓝宝石。那蓝色深邃如夜空,又似暗藏波涛,在昏暗的光线下,流转着神秘而内敛的光芒。
这簪子。。。。。。风格迥异于祖母平日赏赐的物件。它不显奢华,却自带一股沉静锋锐的气场,更像。。。更适合时常需要在外行走、低调却需彰显身份的。。。男子?
朱婉清微微蹙眉,轻轻拿起了发簪,入手微沉,工艺极其精湛。她注意到簪尾似乎有些异样,并非完全光滑。仔细一看,竟刻着一行极小的、几乎难以辨认的篆文:
“潜龙勿用”
四个字,如同惊雷般在她的心中炸响!
这绝非祖母库房中会有的“旧物”!祖母深受礼佛,库房中多是吉祥如意、花开富贵题材的器物,绝不会收藏刻有《周易》乾卦爻辞、寓意隐忍待时之物!更不会将明显带有男子风格的东西误当作女儿家首饰送给她!
这不是祖母送的!
那会是谁?借祖母之手,送来如此意味深长的礼物?
她猛地想起方才大丫鬟的话:“方才整理库房时,偶然寻见的旧物”。。。“老夫人还说,大小姐近日气色见好,也该有些像样的头面首饰”。。。。。。
这话,此刻回味起来,倒更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仿佛在解释这礼物的来源合理性,并暗示她“可用”?
朱婉清立刻检查木盒,在软缎衬垫下,她摸到了一张折叠得极其小巧的纸条。
她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笔力遒劲,锋芒内蕴,却并非她见过的任何人的字迹:
“慧心识奸,静候风雷。赠簪藏锋,以备不时。”
没有署名,没有落款。
朱婉清看着这几个字陷入了思考。
慧心识奸?是指她在王府识破朱婉如奸计之事?
静候风雷,是让她耐心等待时机?
赠簪藏锋,是说这簪子另有玄机?
以备不时,是给她防身之用?
是谁?谁在暗中观察她?谁对她的举动如此了解?谁又有能力将东西悄无声息地送入深宅内院,甚至通过祖母的手转交?
安王妃?不像,王妃赏识她,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赏赐,无需如此迂回神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