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闻知他将下来任区长时,我顺手打了个电话给他,证实了传闻是真的。他来区工作后没多久,区政府便在北京租会场搞一个区属企业产品展销会。在会议期间,我与他在宾馆里探讨了所属乡镇的撤、扩、并事宜。我去北京另外还有任务,展销会期间,我将在北京起飞,作为国家经贸部组织的节能考察团成员,远赴加拿大和美国考察能源的节约和开发利用。这是一个十多人组成的考察团,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贸系统。即将离任的原区委书记也作为考察团的成员,与我作了一路。
这是一个没有担当的区委书记。不过,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我何必再心存芥蒂。而且,回来之后,他也将去新的单位履任,不管怎样,曾经是同事,虽然是上下级,也是一个缘分!况且,这一次又是同机远程,在一起将共渡半个多月的日日夜夜。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可是百年修来的缘份哦。
在临去北京之前,我特意在行李中塞了一份区行政区划图。在上飞机越洋之前,我将乡镇撤、扩、并的构想在原来的区划图上做了标注。并阐述了拟定此方案的理由。我走进了区长的房间,将拟想中的方案交给了他。
北京是一个尘霾满天的城市,阳光似乎不能穿透满天的尘霾,总是给人一种阴阴蓊蓊的感觉。让人压抑和郁闷。飞机从北京机场起飞后,两小时左右,在日本的东京机场作短暂停留,旅客不能下机,只能在飞机的窗口眺望异国他乡。因为是黑咕隆冬的晚上,夜色已经将一切遮掩。除了灯光,没有一丝去国的感觉。灯光却与北京的灯光毫无二致。
飞机的真正目的地,是加拿大的温哥华。整个行程将穿越太平洋,在飞机上将实打实地坐上十多个小时。尽管中途几次去厕所或起身活动身体,在温哥华降落后,还是感觉两脚有些浮肿。不过走出机场,满眼的异国情调,早已让我们忘记了一路的疲惫。满耳的英语,也让我们新奇。加拿大是好客的,面对我们这一群拖着大包小包的黄皮肤中国人,都会露出善意的微笑。温哥华是加拿大的北方城市,纬度比北京高。北京才刚北风肆虐,满街飘来烤红薯的香味;温哥华则更是冰天雪地,标准的北国风光了。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考察节能和能源的开发利用似乎再适合不过。我们在加拿大政府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太阳能的利用。这是一幢乡间别墅,冬季的野外与国内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的满目枯黄。别墅便藏身在一片枯黄中。乡间的路边,没有中国式的电杆林立。别墅的屋面,铺着太阳能发电装置,整个斜屋顶的当阳处,几乎铺满了那种黑色的太阳能吸收板。整幢别墅的生活用电便源于此。
在大道边的路灯上,也安装了太阳能的蓄电板。每一盏路灯便像是中国古代的皇帝戴着皇冠,显得非常的大气。既气宇轩昂。又别具一格,增添了许多的美意。
我们又参观了风力发电站,在一片广袤的坡地上,一架架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矗立着,巨大的风叶在缓慢的旋转,极像小时候举在手中,用纸折成的风车,在风中旋转。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肯定是建设的最重要的环节,这个地方必定是一年四季气流流动不止的理想之地,否则,怎么能保证电力的持续供应呢?加拿大的接待人员,用的是英语,我们团陪有翻译。我们按照外交礼节,微笑着听完一遍叽哩呱啦的英语后,再微笑着听一遍中文讲解。
我常常心存疑惑,何以英语长长地说了一通,中国话却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句呢?难道中文的表达已经到了如此简洁的程度?但是,我不懂英语,团队中似乎也没有懂英语的人,只能将翻译的话当作是真理,囫囵吞枣了。好在我们考察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节能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理念。看到直观的东西摆在那儿,理念的接受和树立便已在其中了,并不需要我们去探讨深奥的理论问题。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为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异常高胖的加拿大男子,他的身材才真正能用上“伟岸”这个词。我们团有一个成员是北方人,人高马大,一米八十几的个子,在团队中常常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但是,他往那司机身旁一站,却显得有些寒酸了。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我们都不敢与那个司机站在一起。站在一起的话,必定会让人感觉到我们是从小人国来的!这实在是太有损我们自觉良好的形象了!
接送我们的车,是一辆奔驰牌子的大巴。那天上午,我们上车时,正看到那位司机在啃叠在一起的两个比萨饼。他的圆肥脸也像是大大的披萨饼。大口吞食着比萨饼,让他两腮圆圆的鼓起。我瞬间的感觉是,只有奔驰大巴才配的上如此伟岸的司机,只有如此的巨大身躯,才对得住他手中叠着的比萨饼!他的工作很勤奋,停车后,总见他在仔细地擦拭着锃亮的车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