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城》带来的冲击波,在“仲基制作”内部持续发酵。连续几周收视数据的微妙波动、网络舆论场的暗流涌动、以及业内若有若无的观望与议论,像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在原本意气风发的团队上空。一种混杂着焦虑、不服、甚至一丝自我怀疑的情绪,在办公区的格子间、在剪辑房的暗室里悄然蔓延。核心创作团队的微信群,往日里充满了各种搞怪表情包和即时灵感碰撞,如今也变得沉寂了许多。
就在这股低迷气氛即将凝结成冰点时,杜仲基下达了一个通知:次日上午九点,全体制作团队成员、兄弟团七人,在最大的1号演播厅召开紧急全员大会。
通知没有说明会议内容,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注定将是一场决定节目未来走向的关键会议。
上午九点,1号演播厅。
巨大的环形空间里,坐满了近两百人。从总导演、核心策划、到一线摄像、后期剪辑、乃至行政、后勤人员,无一缺席。兄弟团七人——邓潮、李辰、陈贺、郑铠、王祖岚、陆晗、宋雨齐——也悉数到场,坐在第一排,神情严肃。舞台上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一张简单的演讲台,背后巨大的LED屏幕暗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寂静,与往日录制前的热烈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杜仲基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步履沉稳地走上舞台,站到演讲台后。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用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面孔,看了足有半分钟。这沉默的重量,压得每个人心头一紧。
“各位战友们,”他终于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平静中透着力量,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最近几周,大家辛苦了。也……憋屈了吧?”
这一句直白而共情的开场,瞬间击中了所有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我知道,”杜仲基继续说道,语气坦诚,“最近的数据,大家都看到了。外面的声音,大家也听到了。我们《狂奔吧,兄弟!》,从第一季横空出世,到成为所谓的‘现象级’,似乎一路顺风顺水,习惯了掌声和鲜花。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强大的对手,抢走了一部分收视率,分走了一部分话题,很多人开始不适应,甚至……有点慌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当初做《哈哈哈》,几个人挤在天台吃泡面的时候,谁想过我们能成功?我们做《狂奔吧》第一季,摸着石头过河,谁又敢保证一定能火?”
台下鸦雀无声,众人陷入回忆。
“我们靠的是什么?”杜仲基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们靠的不是运气!不是资历!更不是没有对手的市场! 我们靠的,是在座每一个人玩命的态度、极致的专业和对内容近乎偏执的追求! 我们靠的,是‘兄弟团’七位成员在泥潭里打滚、在指压板上尖叫、在无数次失败和尝试中磨砺出的真实化学反应和兄弟情义!”
他的话语像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邓潮、李辰等人紧紧抿着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杜仲基转身,指向背后突然亮起的大屏幕。上面不是复杂的数据图表,而是快速闪回着节目开播以来的无数经典瞬间:
* 邓潮在西湖边沉稳分析的特写;
* 李辰在雷峰塔下撕下郑铠名牌的霸气;
* 陈贺各种搞怪失败的“蠢萌”瞬间;
* 王祖岚推着眼镜冷静破解谜题的从容;
* 郑铠如猎豹般奔跑的身影;
* 陆晗从羞涩到担当的成长镜头;
* 宋雨齐逆袭撕掉陈贺名牌的坚定;
* 七人在泥潭中相互搀扶、在夕阳下并肩而立的温暖画面……
这些熟悉的画面,配上激昂的配乐,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情绪。许多人眼眶发热,这些是他们亲手创造的光荣与梦想。
“看看这些!”杜仲基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这才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对手的出现,是挑战,更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可能存在的骄傲自满,照出了市场永远喜新厌旧的残酷法则!但它照不垮我们亲手打下的江山,更照不灭我们胸膛里这团追求极致的热火!”
他用力拍了一下讲台,发出沉闷的响声,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现在,有人觉得我们遇到坎了,不行了。我告诉你们,放屁!” 他罕见地用了重话,情绪激昂,“这恰恰是我们再次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我们要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狂奔吧》的成功,不是偶然!我们的团队,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我们的‘兄弟团’,是无可替代的黄金阵容!”
接着,杜仲基抛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1. 内容为王,回归初心: “收官之战,我们不玩虚的。收起所有浮躁,回归到我们最擅长的——极致的任务设计、真实的情感流露、和兄弟团无可替代的化学反应。 剪辑上,节奏要更快,故事要更燃,情感要更真!我们要让观众看完,记住的是热血、是感动、是快乐,而不是冰冷的数字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