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还有关于的论述。韩非子认为,君主之所以能够统治,不是因为他个人的才能,而是因为他掌握了权势。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权势的重要性。
墨家区域是萧承轩最感兴趣的地方。这里的装饰体现了墨家的实用主义精神,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简洁的书架和桌椅。墙上挂着墨家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墨子》一书中不仅有的政治主张,还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在《墨经》部分,萧承轩看到了关于光学的记载: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实际上是对小孔成像原理的描述。书中还有详细的实验说明,如何设置小孔,如何观察成像,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书中还有关于力学的内容,比如杠杆原理: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这是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最早记载。还有关于浮力的记载:荆之大,其沉浅也,说在具。说明物体的沉浮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
几何学的内容同样丰富,书中定义了点、线、面、体等基本概念。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这是对点的定义。直,参也,这是对直线的定义,三点共线即为直线。圜,一中同长也,这是对圆的定义,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都相等。
虽然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还很原始,但在两千多年前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萧承轩被墨子的科学精神深深打动,他意识到,中国古代不仅有哲学思想,还有科学探索。
名家区域展示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这个区域的装饰很特别,墙上画着一匹白马,旁边有各种关于白马的讨论。区域中央有一个互动装置,游客可以参与辩论,体验名家的逻辑游戏。
白马非马的论证过程很复杂,萧承轩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其中的道理。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意思是说,是指形状,是指颜色,颜色和形状是不同的概念,所以白马不是马。
书中还有更详细的论证:如果有人要马,黄马、黑马都可以;如果有人要白马,黄马、黑马就不可以。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又比如,白马是马和白的结合,而马只是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种看似诡辩的逻辑游戏,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探讨了概念与实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说白马非马会让人觉得荒谬,但从逻辑角度来看,这个论证是成立的。
阴阳家区域则介绍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这里的装饰充满了神秘感,墙上画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图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相生的关系用箭头连接,相克的关系用线条交叉表示。
书中详细解释了五行学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相克关系。这种理论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还用于解释历史变迁。
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认为每个朝代都对应一种德,朝代的更替是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进行的。比如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金克木,所以商取代夏;周朝是火德,火克金,所以周取代商;秦朝是水德,水克火,所以秦取代周。
这种理论在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都要确定自己的德运,制定相应的制度。书中还有关于天干地支的搭配方法,如何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古代的历法和占卜都很有帮助。
纵横家区域收藏了《鬼谷子》和《战国策》。这里的装饰体现了纵横家的特点,墙上挂着战国时期的地图,标注了各国的位置和势力范围。还有一些人物画像,包括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着名的纵横家。
《鬼谷子》详细介绍了游说的技巧和方法。书中提出了的概念,捭是开启,阖是关闭,游说时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决定是开启还是关闭。还有篇,讲如何通过反推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篇,讲如何与君主建立亲密关系;篇,讲如何发现和利用对方的漏洞。
书中有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揣摩对方心理: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意思是说,要暗中观察对方的欲望,试探他的想法,对方内心的想法一定会表现出来。
《战国策》则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斗争,那些精彩的游说故事让萧承轩看得津津有味。比如苏秦游说六国合纵的故事,张仪连横破纵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等。
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还蕴含着深刻的外交智慧。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的故事,委婉地劝说齐王要善于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君主,身边的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说真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