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过了一刻钟,银壶里的水开始冒起细密的气泡,水汽氤氲着,带着灵泉水特有的清润气息。春桃连忙将银壶端下来,李燕儿则取过一个精致的白瓷茶壶——这茶壶是她刚入宫时,萧景渊特意赏的,壶身绘着浅淡的墨竹,壶嘴和壶把都做成了竹节的形状,雅致又不失大气。她先往茶壶里倒入少量温水,轻轻摇晃了几下,再将水倒掉,这是“温壶”,能让茶壶的温度与水温相近,更好地激发菊花的香气。
接着,李燕儿用茶勺舀了适量胎菊放进茶壶,又加入几颗枸杞,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胎菊不能放太多,不然会涩,枸杞也得适量,多了会盖过菊花的清香味。”她一边操作,一边对一旁看得认真的春桃解释,“皇上平日里批阅奏折,眼睛累,这菊花茶清肝明目,枸杞又能补气血,搭配着正好。”
春桃点点头,看着娘娘将银壶里的水缓缓注入茶壶,水流细长,像是一条银线,落在菊花和枸杞上,瞬间激起细小的水花。随着水温的浸润,胎菊渐渐舒展开来,花瓣在水中轻轻浮动,枸杞也慢慢吸饱了水分,变得饱满透亮,原本清澈的水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鹅黄色,一股更浓郁的菊香混合着枸杞的甜香弥漫开来,整个小厨房都被这香气笼罩着。
“娘娘,这茶也太香了吧!”春桃忍不住感叹,凑到茶壶边深吸了一口气,“闻着就觉得心里舒服,皇上肯定喜欢。”
李燕儿笑了笑,待茶壶里的茶泡了约摸三分钟,才拿起茶壶,将茶水缓缓倒入两个配套的白瓷茶杯中。茶杯里的茶水清澈透亮,漂浮着几朵舒展的胎菊和几颗饱满的枸杞,看起来就赏心悦目。她端起其中一杯,递到春桃面前:“你先尝尝,看看味道如何,要是觉得淡了或者浓了,咱们再调整。”
春桃小心翼翼地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杯壁,温热的触感很舒服。她先凑到杯口闻了闻,然后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清甜,带着菊花的清雅和枸杞的微甜,口感顺滑,一点都不涩,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淡淡的余香。“好喝!娘娘,这茶太好喝了!”春桃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比我以前喝过的所有菊花茶都好喝,清甜爽口,喝完感觉眼睛都亮了些。”
李燕儿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自己也端起另一杯尝了尝。确实,灵泉水的清润让菊花的香气更突出,枸杞的甜味也恰到好处,不腻不淡,正合她的心意。“那就好,”她放下茶杯,开始收拾东西,“把这茶壶和茶杯放进保温食盒里,再把昨天剩下的蔓越莓松饼也装进去。”
说起那蔓越莓松饼,还是李燕儿前几日琢磨出来的新点心。她记得萧景渊偶尔会抱怨御膳房的点心太过甜腻,便想着做些清爽可口的。她特意让人从宫外买了新鲜的蔓越莓干,泡软后切碎,和进面粉里,加入适量的黄油和糖,烤出来的松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咬一口,能吃到蔓越莓的酸甜,口感丰富又不腻人。昨天做了一些,她自己尝了觉得不错,特意留了几块,想着今天给萧景渊带过去。
春桃手脚麻利地将茶壶、茶杯和松饼都装进保温食盒里。这食盒是双层的,外层是紫檀木做的,雕着精美的云纹,内层则是锡制的,能很好地保温。她把食盒盖好,提在手里,跟着李燕儿走出了小厨房。
此时,天已经亮了不少,晨光透过宫殿的飞檐,洒在青砖铺就的石板路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宫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准备早膳,见了李燕儿,都连忙停下脚步,恭敬地行礼:“皇后娘娘安。”
李燕儿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免礼,脚步没有停下,径直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御书房位于皇宫的中心位置,距离坤宁宫不算近,两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远远看到御书房的飞檐。此时,御书房外已经站了几个太监和侍卫,见李燕儿过来,为首的太监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奴才参见皇后娘娘,不知娘娘今日前来,可有要事?”
“本宫是来给皇上送些茶水和点心的,皇上现在可在里面?”李燕儿问道,目光透过敞开的门缝,隐约能看到里面烛火摇曳——想来萧景渊是天不亮就过来批阅奏折了。
“回娘娘,皇上寅时末就过来了,这会儿正在批阅奏折呢。”那太监恭敬地回答,“奴才这就进去通报一声?”
“不必了,”李燕儿摆摆手,“别打扰皇上处理政务,本宫就在外面等一会儿,等皇上忙完了再说。”
就在这时,御书房里传来萧景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外面是谁在说话?”
那太监连忙应道:“回皇上,是皇后娘娘来了,说要给您送茶水和点心。”
御书房的门很快被打开,萧景渊穿着明黄色的常服,站在门口,脸色略显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显然是昨夜又熬夜了。他看到李燕儿,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丝惊喜:“皇后怎么来了?这么早,你怎么不多歇会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