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厚重的丝绒窗帘遮蔽了窗外莫斯科的夜色,斯大林的大办公室里烟雾缭绕。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叼着标志性的烟斗,面无表情地坐在长桌一端,听着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用流利但带着明显德国口音的法语(外交场合通用语)阐述希特勒的“宏伟蓝图”。莫洛托夫和贝利亚等人分坐两侧,神情严肃。
里宾特洛甫的语气充满煽动性:“斯大林总书记阁下,请允许我首先转达阿道夫·希特勒总理对您和伟大的苏联人民最诚挚的问候。总理先生始终认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虽然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打破英法帝国主义主导的、腐朽且不公正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我们两大民族争取应有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权利!”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诱惑力:“而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波兰,就是这个旧体系最顽固、最可憎的堡垒!它是一个被巴黎和伦敦远程操控的傀儡,是插在我们两国心脏地带的一颗资本主义毒牙!它窃取了德国宝贵的但泽走廊和东普鲁士,也占据了苏联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大片传统领土(指1921年《里加条约》割让的土地)。它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斯大林缓缓吐出一口烟,目光深邃,不置可否,只是用烟斗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对方继续。这是他惯用的策略,让对方充分暴露意图。
里宾特洛甫见斯大林没有打断,更加卖力:“希特勒总理坚信,现在是彻底解决波兰问题、一劳永逸地拔除这颗毒牙的最佳时机!只要德意志和苏联两大强国联手,波兰的覆灭指日可待!届时,我们可以沿维斯瓦河、桑河一线(即寇松线)重新划定边界,公正地恢复我们各自的历史疆域!”
这时,斯大林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浓重的格鲁吉亚口音,问题直指核心:“里宾特洛甫先生,希特勒总理的提议…很有吸引力。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担忧。如果我们两国…像你说的那样‘联手’瓜分波兰,伦敦和巴黎的那些资本家老爷们,会作何反应?他们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向我们宣战?苏联刚刚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迫切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不想被拖入一场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战争。” 他刻意表现出对英法干预的“担忧”,实则是试探德国的决心和其对英法反应的判断。
里宾特洛甫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轻蔑和笃定的笑容,挥了挥手,仿佛在驱赶一只苍蝇:“总书记阁下,您完全多虑了!我们元首已经通过过去几年在莱茵兰、奥地利、苏台德乃至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中,彻底摸清了张伯伦和达拉第那帮人的底牌!他们是一群被国内绥靖思潮和恐战情绪绑架的懦夫!他们只会虚张声势,但绝不敢为了一个遥远的、他们自己也未必喜欢的波兰,真正流干自己士兵的鲜血!”
他加重语气,试图彻底打消斯大林的顾虑:“元首让我明确转告您:英法绝不会为了波兰而对德苏两国同时开战!那等于自杀!至于所谓的‘正当理由’?” 里宾特洛甫冷笑一声,“历史就是最好的理由!波兰在1920年趁苏联内乱之际入侵,掠夺领土(指苏波战争);它至今还非法占据着德国的但泽自由市。我们这是拿回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是正义的复仇和领土回归,英法没有任何道义和法理基础进行干预!”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斯大林缓缓地吸着烟斗,烟雾后的眼神难以捉摸。里宾特洛甫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的算计:对波兰的历史积怨、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对英法“祸水东引”策略的警惕,以及最关键的是——对避免苏联过早卷入与德国直接冲突的极度需求。
良久,斯大林将烟斗放下,脸上露出一丝看似温和却深不可测的笑容:“里宾特洛甫先生,您的话…很有说服力。波兰,确实是横在我们之间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苏联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20年的耻辱。”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微妙一转,展现了其作为战略家的老辣:“不过,如此重大的行动,涉及到边界的重新划分和未来东欧政治格局的塑造…我们需要一份非常清晰、明确的书面协议来保障各自的利益,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您认为呢?” 这是他要求签订正式条约,并包含秘密瓜分势力范围条款的信号。
里宾特洛甫心中狂喜,知道斯大林已经心动,他立刻回应:“当然!希特勒总理完全赞同!一份旨在确保德苏长期和平与合作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及一份…嗯…旨在明确双方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特殊利益’的补充议定书,正是确保我们合作顺利的最佳方式。我们的草案已经准备好了。”
斯大林点了点头,对莫洛托夫示意了一下。最终的决定已然做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