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白宫地下战情室
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会议都更加凝重和隐秘。厚重的钢铁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室内只有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坐在轮椅上,面色严峻,两侧分别坐着乔治·马歇尔将军和几位核心幕僚。他们的对面,是刚刚被紧急召见的两位工业界巨头——西部之王特纳·史密斯,和杜邦公司总裁皮埃尔·杜邦。
没有寒暄,罗斯福直接切入主题,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史密斯先生,杜邦先生,感谢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来。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政府已经启动了一项最高机密计划,代号‘曼哈顿工程’。其目标是研发一种基于原子核裂变原理的新型超级炸弹,这将是一种足以决定战争命运的武器。”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人:“选择你们,是因为这项计划的成功,离不开你们掌控的独特资源和技术。史密斯先生,你的财团不仅控制着科罗拉多高原和加拿大的大型铀矿开采权,更重要的是,你长期资助的加州理工学院核物理研究小组,尤其是奥本海默博士的团队,是目前美国在该领域的顶尖力量,他们是这项计划的理论核心。”
罗斯福转向皮埃尔·杜邦:“杜邦先生,你的公司拥有无与伦比的化学工程、大规模精密制造和爆炸物研发经验。我们得到情报,德国人可能在研究中子触发技术,这是控制链式反应的关键。杜邦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是这项工程从理论走向实物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加重:“现在,不是请求,而是要求。国家需要你们将手中最核心的资源、技术和专家,无条件地整合进‘曼哈顿工程’。马歇尔将军将作为总统的直接代表,全权统筹整个计划的进展、安保和资源调配。你们需要做的,就是服从马歇尔将军的协调,倾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将这种武器从蓝图变为现实。”
罗斯福最后环视两人,一字一顿地问:“我说的,你们明白吗?这项任务的优先级,高于一切商业利益和个人考量。”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皮埃尔·杜邦略显沉重的呼吸声。这个要求意味着杜邦公司必须将最尖端的技术和生产线转入绝密状态,并完全服务于政府目标,这对其商业运营是巨大的挑战。
特纳·史密斯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早有预料般的沉稳。他平静地开口:“总统先生,我们完全明白。从奥本海默博士被您召见的那一刻起,我就预感到这一天会到来。请您和马歇尔将军放心,西部委员会旗下所有相关资源,包括铀矿、实验室以及奥本海默团队,将立即转入战时状态,无条件服从‘曼哈顿工程’的调配。我们会签署最严格的保密协议,并建立隔离的沟通渠道。”
皮埃尔·杜邦深吸一口气,也迅速做出了决断。他深知此事已超越商业范畴,关乎国家存亡。他声音坚定地回应:“总统先生,杜邦公司明白此事的重要性。我们将立即成立专门的‘特别项目部门’,调集最优秀的化学家、工程师和生产线,全力配合马歇尔将军和奥本海默博士的工作。我们在爆炸物控制和精密化工方面的所有技术储备,将完全向计划开放。德国人能想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马歇尔将军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有了这两位工业巨头的鼎力支持,计划的可行性大大增加。他沉声道:“感谢二位的深明大义。具体的对接流程、安全隔离区和资源输送通道,我的参谋团队会立即与你们的代表敲定。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绝对优先’级别运作。”
罗斯福总统满意地点点头,紧绷的脸色稍有缓和:“很好。先生们,历史将记住你们今天的决定。这项事业的成功,将不仅赢得战争,更将塑造未来百年的世界格局。一切就拜托了。”
会议简短而高效地结束。特纳和杜邦离开白宫时,都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前所未有的国家机密之中。他们的商业帝国,从此将与美国的战争机器和国家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在返回的轿车中,特纳对修斯低声说:“看吧,霍华德,我们多年前对前沿科学的投资,如今成了国家最急需的战略资产。这步棋,我们走对了。” 他的眼中,闪烁着参与创造历史的兴奋与凝重。
而皮埃尔·杜邦则在思考如何快速重组公司架构,他明白,杜邦公司的名字,或许不会出现在任何关于原子弹的公开记录中,但其技术和制造能力,将成为支撑这“终极武器”诞生的无声基石。
曼哈顿计划,在获得了最关键的两大工业支柱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秘密全速推进。
原本寂静的山谷,此刻却充满了异样的繁忙与肃穆。铁丝网环绕,岗哨林立,士兵们警惕地巡逻,检查着每一辆进出车辆的通行证。在层层安保的核心区域,一排排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和实验室拔地而起,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材、电气设备和新翻泥土的味道,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紧迫感与使命感的特殊气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