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京城丹青阁。
大朔学风清正,有读书人的地方就会有书斋茶舍,其中以丹青阁为首。
无数书生学子皆汇集于此,共讨学问。
诸多精彩绝伦的诗文观点在此问世,无数人才在此脱颖。
此时的丹青阁大厅悬挂着一道判题。
【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笔锋锐利,行云流水,出题角度甚是清奇。
落款上写着乐安郡主。
看完判题后的众人面露惊色,眼神火热,一白衣书生抢先上台。
“不愧是乐安郡主,这判题出的,妙极!妙极!在下不才,先来论题,先秦诸子百家的法家曾言,应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
他们口中的乐安郡主,褚婳。
此时正倚在丹青阁顶楼的栏边。
右手随意捧着卷话本,看到有趣地方时莞尔一笑。
一阵风拂过她的发丝,露出美人面容。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似绛朱不点而绯,脱俗出尘,紫衣在她身上无一丝轻挑之意,更衬的她清冷优雅。
即便身处闹市楼阁,却美的不染尘埃。
皎若云间月,皜若雪中莲,仿佛是广寒宫主现世人间。
“虽已立春,但仍有寒意,小姐莫要贪玩受凉了。”
玉婉拿出斗篷盖在褚婳身上。
褚婳任由玉婉动作,语气调笑。
“玉婉如今越发像管家婆了,我可得听话呢,不然又要被训了~”
“小姐就知道调笑奴婢。”
褚婳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轻柔,“傻妮子,喜欢你才逗你呢。”
褚婳的动作让玉婉羞红了脸。
她身为女子都忍不住为小姐心动,更别提楼下那群书生了。
丹青阁选中的出题者多是名师大家,论赢的书生可以和出题者相见,或一跃龙门,或仕途无忧。
去年小姐说出那惊世四句,震颤京城,此后小姐便极受读书人推崇。
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拜访,小姐的名声再次响彻天下。
楼下那群书生如此尽力,无非想和小姐见上一面。
虽然在她眼里无人能配上小姐,但小姐的婚事不能一拖再拖。
想到褚家祠堂耆老对小姐的施压和贬低,玉婉恨的银牙紧咬。
褚婳目光含笑。
玉婉做事沉稳周到,在她面前却不设防,她很轻易便能读懂。
五年时间她培养了一批高度忠诚的下属,其中玉璃玉婉碧秋三人的好感度直接满分,这样的人她用着才放心。
至于碧春,她寻了个不敬主子的错处,明正典刑,杖责二十。
事后也请了大夫来瞧,可惜她“命薄”,伤痛交加之下竟生了脓疮,活活痛死过去。
这些年她淡出世家,低调游走在百姓之间,乐善好施、广布善举,求的就是一贤名。
在贤名远扬之际,抛出重磅炸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一出,天下学子震颤,她的才名远扬到就连大朔帝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加封郡主,赐封地荫。
文坛大家相继和褚婳交好。
褚婳来到这个世界后不久就发现,她前世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与豪杰,在此地竟杳无痕迹。
既如此,她便毫不客气的拿来用了。
她都是恶女了,还指望她有什么道德和三观。
当极盛的贤名和才名同时聚集到一个女子身上,还是一个美人时,众人看她的眼光就变了。
从人人唏嘘贬低的残废千金,到人人赞扬敬佩的乐安郡主,褚婳用了四年。
赐封之后,相府门口多了为褚婳说媒的红娘。
但世人对女子向来苛责,何况是封建古代。
即便褚婳才情贤名如此出众,就因她的废腿和年龄。
求娶之人要么是未得功名的寒门学子,要么是一些纨绔子弟或落魄贵族。
褚相国又极其疼爱女儿,挑挑拣拣了一年多,竟是一个良人都没找到。
褚婳一点都不急。
良人嘛,马上就来了。
“郡主,论学台上已决出赢家,是今年会试的会元,陈行简,他托小人前来询问,可否和郡主相见共论判题?”
门外传来了丹青阁的小二声音。
褚婳放下话本,玉璃把褚婳抱入轮椅,推至桌前。
玉婉则缓缓上前开门。
“原是陈公子,我家小姐自是欢迎,请进。”
来人步履优雅,眉目温润柔和,一袭素衫衬出他的身姿如竹。
视线触及褚婳,陈行简不自觉红了耳垂。
按住心头悸动,他躬身对褚婳行礼。
“见过郡主。”
褚婳淡然微笑,“行简还是这般客套,上次见面不是说了,不必多礼。“
“郡主心善,但礼不可废。”
褚婳也就随口一说,她很喜欢古代这样等级森严的礼制,更是享受被仰望的感觉。
“尝尝我家玉婉泡的新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