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府邸再次被围,但气氛与之前秘密抓捕赵师爷时已截然不同。
这一次,是光明正大的抄家搜查。
奉的是按察使司与锦衣卫百户所的联合钧令。
理由是:涉嫌盗取库银,贪腐渎职!
消息早已如同瘟疫般传开,通判府所在的整条街巷都被看热闹的百姓和闻风而来的各色官吏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交织着震惊、好奇、幸灾乐祸与兔死狐悲的复杂神情。昔日车水马龙、威严肃穆的通判府,此刻门庭冷落,朱门大开,透着一股树倒猢狲散的凄惶。
沈炼和林峰带着大队锦衣卫缇骑及按察使司的衙役,再次踏入这座府邸。
与上次直扑赵师爷院落不同,这次他们的目标是整个府邸,尤其是通判周文清本人的书房、卧室、以及所有可能隐藏罪证的地方。
府内的仆役、丫鬟、护卫早已被集中看管在一处偏院,个个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周文清的家眷(正妻、几房妾室、年幼的子女)也被限制在後宅,由女吏看守,哭声隐隐传来,更添几分悲凉。
沈炼坐镇中堂,指挥全局。林峰则带着一队精干人手,直奔核心区域——周文清的书房。
虽然之前已经搜出了密室和铁箱,但林峰相信,像周文清这样狡猾的老狐狸,绝不会只有一个藏东西的地方。
书房再次被翻了个底朝天。
书架上的书籍被一本本取下检查,博古架上的瓷器玉器被挪开查看,桌椅被挪开,地毯被掀起然而,除了些寻常物件,并无新的发现。
“林兄弟,这老小子会不会就那一个密室?”王铁柱有些气馁地嘟囔道。
林峰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再次如同精密扫描仪般,一寸寸地扫过书房的每一处细节。
墙壁、地面、屋顶、家具的摆放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书房西侧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江山万里图》上。
这幅画是名家手笔,气象磅礴,一直是书房里最引人注目的装饰。
之前搜查时,也检查过画后,并无异常。
但林峰此刻却注意到,这幅画的轴杆似乎比寻常画轴的轴杆要粗大一些,而且是紫檀木所制,质地坚硬沉重。画轴两端镶嵌的玉钮,雕刻的纹路也似乎有些特别。
他走上前,小心地将画卷取下。入手果然异常沉重。他仔细检查画轴,用手指轻轻敲击。
笃笃…声音沉闷,似乎是实心的。
但林峰没有放弃,他尝试着旋转画轴一端的玉钮。玉钮纹丝不动。他又尝试按压、拔拽…
当他同时握住两端玉钮,尝试向相反方向微微用力拧动时,只听“咔”的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响动,一端的玉钮竟然被他拧得松动了一丝。
有门!
林峰屏住呼吸,继续小心地旋转那玉钮。
一圈,两圈…当旋转到第三圈时,那粗大的画轴中部,竟然无声地裂开了一道缝隙。原来这画轴是中空的。
他轻轻将画轴掰开,里面赫然塞着一卷薄薄的绢帛。
取出绢帛展开,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密密麻麻记录着的,竟然是另一份名单和数字。
与之前密室账册不同,这份名单上的人名,许多都是云州府乃至省城的现任官员,后面标注着时间、金额和一些隐晦的事由(如“冰敬”、“炭敬”、“节敬”等官场陋规名目,但金额远超常例),这分明是一份周文清多年来行贿上级、结交朋党的记录!
这份名单一旦公开,足以在云州乃至省城官场引发一场不亚于地震的海啸!
林峰倒吸一口凉气,小心地将绢帛收好。这周文清,真是处心积虑,不仅自己贪,还要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搜查卧室的缇骑也跑来禀报:“林大人!在周文清卧房床榻的暗格里,发现了一些书信!”
林峰立刻赶过去。那些书信被藏在床板下一个极其精巧的夹层里,用的是特殊的火漆封口,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
拆开几封查看,内容更是令人心惊。
这些竟是周文清与京城某些官员的私人通信。
信中虽多用隐语,但谈论的无疑是朝堂政局、派系争斗,甚至涉及到对当今圣上和一些内阁大佬的私下议论。
字里行间充满了投机钻营、结党营私的味道。
其中一封信,落款日期就在库银案发前不久,信中提到“京中用度日繁,伯爷府开销巨大,望文清兄速筹款项,以应不时之需”,后面还隐约催促尽快办理“上次所托之事”。
这无疑与赵师爷口供中提到的“承恩伯府”和盗取库银的动机对上了。
这些书信,比那本账册更能说明问题,它们揭示了周文清盗取库银的真正压力来源和背后的政治网络。
“全部封存!任何人不得外传!”林峰下令,心中越发沉重。案子越挖越深,牵扯出的势力越来越大。
通判府的搜查持续了整整一天,抄没的各类财物、古玩、字画、地契堆积如山,其豪富程度令人咋舌,与他表面“清廉”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这些都将作为贪腐的证据一并登记造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