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看到你在。”
宋清延言简意赅。
闻熹点点头,“过来交报告,出了点小问题,我现在要回去赶新的。”
“刚才……张强同志出来的样子很生气,你们没发生冲突吧?”
宋清延关切地问。
事关闻熹,他不得不在意。
闻熹微微摇头,“不算什么大事,就是……反正魏教授已经处理好了。”
闻熹不想多谈。
宋清延的心提了起来。
“如果有需要我……我们帮忙的地方,你尽管提。”
宋清延不放心地嘱咐闻熹。
闻熹点点头,和宋清延告别,离开兵团的办公大楼。
宋清延凝视着闻熹的背影,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视线尽头,宋清延才转身去了办公室。
正在核对排班表的勤务兵看到宋清延来了,放下手里的工作起身,“宋营长!”
宋清延颔首,看向办公桌上的排班表。
“这是下个月我们营的巡逻安排表?”
勤务兵点点头,“是的!”
宋清延拿起来翻了翻,放下后对勤务兵说,“稍微调整一下,把我的班次都安排在夜班。”
勤务兵一愣。
以前就听说宋营长严于律己,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是!”
宋清延这才缓步离开。
闻熹不愿意说,宋清延却放心不下。
张强刚才的目光太骇人,宋清延担心要不是这是兵团驻地,要不是张强手里没有凶器,这个已经情绪失控的男人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宋清延只能防患于未然。
尽量保证闻熹的平安。
……
临近年关,肃州迎来了过年前最重要的节日——社火节。
传说在东汉时期,皇帝被敌人包围,文臣武将装扮成了一支庆祝新年的社火队。
皇帝扮成老爷,摇着蒲扇走在最前面,其余官员统一装扮出行,紧紧跟在老爷的身后。
一群人敲着锣鼓,扭着十字步儿向前走去,沿途老爷还会给百姓送花送祝福……
这个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会在肃州大街上举办。
越是欢腾越红火,越热闹越有看头,这样才能引得四邻八乡的村民们都来捧场,都来喝彩。
今年,经过兵团和肃州当地政府领导的商量,共同决定由兵团年轻的军官来组织社火队。
除了给肃州各个生产大队带来欢乐祥和的气氛和吉祥如意外,还要增加人气。
同时为年后的治沙造林做一个宣传。
兵团上下为此准备了好久,期间好几次田灵跟着哥哥田俊给后勤食堂送蔬菜的时候,都看到年轻军官在操场上排练。
田灵眯着眼看了半天,好奇地问胡班长,“这是在干什么?”
胡班长顺着田灵手指的方向一看,乐呵呵地说,“那是在排练社火队的表演节目呢!”
“社火队?”田灵有些惊讶地追问,“往年不是县政府自己抽人吗,今年有兵团准备了?”
胡班长点点头,“可不是,为了宣传呗,咱兵团身高腿长的战士都选上去了。”
“那可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去看啊,不然可是要后悔的!”
胡班长不遗余力地替兵团宣传。
田灵点点头,社火表演每年都看,但大都是中年的叔叔伯伯。
一想到今年那些面具之下,都是年轻高大的军官,田灵立刻来了兴趣。
到了表演那一天,还没到社火队出发的时间,田灵就在催促闻熹换衣服。
“闻熹,快走!”
“再晚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闻熹有些好笑地擦干手上的水,从厨房里走出来。
前两天田灵就在自己耳边絮絮叨叨,说有社火队的表演,一定要早点去,挤一个最前排的位置。
闻熹没看过这种民俗节目,听了田灵绘声绘色的描述,也来了兴趣。
穿好棉袄,闻熹回头和父亲说了一声,“爸,我跟田灵出门了。”
闻裕昌摆摆手,“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别往人群里挤。”
闻熹应了一声,立刻就被迫不及待的田灵拽走了。
几人刚刚走到大街上,社火队伍远远地已经走了过来。
随着几串鞭炮的炸响,社火闹开了。
喜庆的鼓点刚一响起,就迎来了无数人的观看。
村民们扶老携幼赶来看人脑,大家跟在社火队后面,浩浩荡荡,尽情挥洒。
调皮的孩子甚至不顾会不会刮破衣服,爬上了马路两旁的大树,骑在树杈上观看。
偶尔有胆大包天的孩子,向人群中扔一个吭哧冒烟的鞭炮。
看着被鞭炮惊吓的人群,他们幸灾乐祸地做着鬼脸想嘻嘻哈哈。
社火队走到马路正中,那里已经摆好了香案。
老爷围着香案拜了拜,然后从身后人的花篮里,掏出大把的绢花,撒向围观的村民。
保佑大家家宅平安、五谷丰登。
老爷脸上挂着一副长长的髯口,行头穿戴上身,高大的军官看起来活脱脱就是一个赐福的天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