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北边打得两败俱伤,再自立为王,挥师北上,届时,这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赵虎性情虽如烈火般刚猛,却绝非有勇无谋之辈。
他最是信服江锦辞的深谋远虑,当日听了南下之策,当即拍板定夺,半点不含糊。
如今捷报传来,连下三城、尽收晖阳郡的喜讯,恰恰印证了江锦辞的远见卓识,让他愈发觉得,当初力排众议听这位江先生的,是何等明智。
永康三十八年六月,晖阳郡一统的消息彻底传开后,像块磁石般吸引着周边的能人异士。
那些看不惯朝廷腐败、又嫌弃别处起义军草莽无章的读书人,纷纷背着书箧行囊赶来投奔。
有曾在府衙做过主簿的老吏,一手钱粮户籍打理得滴水不漏;
有隐居乡野的举人,熟谙律法礼制,能断是非曲直;
还有精于算学的账房先生,再繁杂的税赋账目,经他手一过,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江锦辞见状,索性将手中事务一一分拨,让老吏牵头整饬户籍,理清民田;
请举人修订新规,规范市集;
命账房先生掌管粮仓出纳,厘定税目。
他自己则从堆积如山的卷宗里抽出身来,每日只需听取各部门简报,偶尔在关键处点拨一二,再不用像从前那样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连梦里都满是账本与文书。
不过,赵虎为首的初创班子,对江锦辞始终是全然的信任。
但凡涉及军机要务的重要决策,或是关乎百姓生计的民生大计,多半是江锦辞先拿出章程、献出计策,再由赵虎拍板定夺。
这份默契,早已在一次次共事里磨得如同榫卯般严丝合缝。
新来的谋士与能人见了,也无不对江锦辞的治理手段心服口服。
毕竟此时天下大乱,别处城池多是尸骸遍地、饿殍盈途,唯有这晖阳郡,竟能在乱世里活出一派生机 。
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能听见孩童嬉闹;
江锦辞捣鼓出来的那些新农具,早已成了农户们的宝贝。
改良后的曲辕犁只消一头牛拉着,便能深耕半尺,比旧式犁头快了近一倍;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