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新生的炎黄城温柔地包裹。白日的喧嚣与争论仿佛被这浓稠的寂静吸收,只留下议事厅内几盏跳跃的油灯,顽强地对抗着黑暗,也将汪子贤伏案疾书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粗糙的墙壁上,像一幅动态的剪影。
“哈——欠——”汪子贤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头发出噼啪的轻响,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看着面前一块用木炭画满了歪歪扭扭符号和简易图形的宽大木板——这算是他的“高级记事板”了。
“胖墩,我觉得我上辈子肯定是欠了加班费的债,这辈子才要在这原始社会搞什么‘制度设计’!这比写代码秃头还快!”他在脑海里哀嚎。
“滴滴!宿主请不要污蔑!本宝宝提供的《激励制度设计与实践(原始部落特供版)》乃是凝聚了无数平行宇宙血泪经验的精华!虽然经过了一定的‘魔改’和‘降维’处理,但其核心思想——用希望和规矩驱动生产力,放在哪个次元都是硬道理!”胖墩抱着它那标志性的虚拟奶瓶,悬浮在意识海中,头上的华为Logo蓝光像呼吸灯一样柔和地闪烁,映得它圆嘟嘟的龙脸更加可爱,“再说了,宿主您这‘劳动赎身’的大饼……啊不,是伟大构想,已经画出去了,要是后面露了馅,您这刚建立的‘英明神武’城主形象,岂不是要崩塌?到时候别说解锁新科技,怕是连‘基础政权稳固度’都要掉星星哦!”
“得得得,你别念紧箍咒了,我干还不行吗?”汪子贤没好气地回应,目光却重新聚焦在木板上。
经过近乎通宵的头脑风暴(主要靠胖墩提供案例,他自己进行本土化魔改),一套初步的、名为《炎黄城关于战俘劳动赎身暂行管理办法V1.0(草案)》的东西,总算是有了个雏形。这名字他自己念着都拗口,但为了显得正式、有逼格,还是决定这么叫了。
其核心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分而治之,劳动赎罪,功过分明,留有希望。
首先,是“分而治之”。这是管理这群桀骜战俘的关键。绝不能让那三十七个黑齿部落的俘虏抱成一团,必须将他们彻底打散。汪子贤计划将他们分成四个“劳役小队”,每队九到十人。这四个小队,将分配到完全不同、且物理位置相隔较远的劳动项目中去。
比如,一队去北面的采石场,负责开采建造城墙所需的石料,这是最重、最危险的体力活;一队去西边的粘土坑,负责挖掘和运输夯土城墙所需的粘土;一队去南边的森林,在严密监视下砍伐木材,为建筑和燃料提供原料;最后一队,则留在核心聚居区附近,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基建工作,如平整土地、挖掘排水沟等,顺便也能让其他族人“监督”他们。
每个劳役小队,都会配备一支由五名精锐战士组成的“监管队”,由岩虎从他那批服用了灵药的猛男中挑选可靠人手。监管队不仅负责武力镇压任何反抗和逃跑企图,还肩负着记录“工分”和评估“表现”的职责。
其次,是“劳动赎罪”与“功过分明”。这是整个方案能否稳住战俘,甚至激发其劳动积极性的核心。
汪子贤借鉴(魔改)了各种徒刑和劳役制度,设定了一个名为“赎身工分”的体系。每个战俘,都需要积累满1000点“赎身工分”,才能重获自由。这个数字是汪子贤和胖墩拍脑袋定的,目的就是让其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又并非完全绝望。
工分的获取方式如下:
· 基础劳动工分:根据劳动任务的强度、危险性和完成质量,每日可获得1到5点不等。比如,在采石场干满一天重活,且无差错,可得5点;而在聚居区干辅助性轻活,可能只有1-2点。这样算下来,就算每天拿最高5点,也需要不眠不休劳动200天,接近七个月。但实际上,考虑到天气、任务调整、犯错扣分等因素,这个周期会被大大拉长,汪子贤的心理预期是一年到一年半。
· 额外奖励工分:设立“劳动标兵”(超额完成任务、提出有效改进建议等)、“积极学习奖”(主动学习炎黄城语言、规矩且进步显着)、“检举立功奖”(检举同队或他队战俘的密谋、违规行为等)等项目,每次可获得5-20点不等的重奖。这是为了分化瓦解,鼓励竞争和“积极靠拢”。
· 惩罚与扣分:消极怠工、违反劳动纪律(如损坏工具、偷懒耍滑)、轻微挑衅等,视情节扣罚1-10点工分。反抗、斗殴、企图逃跑等严重行为,不仅扣光所有累积工分,还将面临鞭刑、禁食、乃至处决的严厉物理惩罚。
所有工分由监管队员每日记录在特制的木筹(刻有不同痕迹代表不同数值的小木片)上,定期汇总,并由苍痕指派的文化学徒(正在学习简单计数和记录)进行核对登记。战俘有权(在监管下)查询自己的工分累积情况,让他们时刻看到自己的“进度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