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牙疑惑地接过这从未见过的金属箭簇,入手微沉,比常用的骨簇重了近一倍,箭簇表面泛着怪异的青金色光泽,和他见过的任何金属都不一样。他将箭簇固定在箭杆上,搭箭拉弓,手指握住弓弦时,明显感觉重心比骨簇、石簇更稳,拉弓的力度也需要稍大一些。
“嗖!”弓弦震响,箭簇带着破空声飞向皮甲!
“嗤啦!”一声撕裂般的脆响!
那枚青铜箭簇竟轻而易举地撕裂了皮甲,箭簇穿透皮甲的瞬间,还带着一声轻微的“噗”声,接着深深钉入了后面的木桩,几乎没入至箭杆!而箭簇本身,只是刃口稍有磨损,整体完好无损,连一点变形的迹象都没有!
苍牙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滚圆,快步上前查看。他伸手抓住箭杆,用力拔出箭簇——青铜箭簇从木桩里拔出时,还带着些许木屑,刃口依然锋利。他又反复检查皮甲上那破开的大口子,皮甲的兽皮层和里面的麻布层被完全撕裂,裂口边缘整齐,显然是被锐器瞬间切开。
苍牙再看向手中那枚闪烁着危险青光的金属物件,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他惯用的骨簇,最多只能在皮甲上留下一个凹痕,就算是最锋利的石簇,也只能勉强穿透一层兽皮,绝无可能造成如此可怕的穿透效果!
“这……这是……”苍牙的声音干涩,他甚至不敢用力攥紧手中的箭簇,生怕弄坏了这神奇的东西。
“一种新的材料,比石头更坚硬,比骨头更坚韧。”汪子贤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力量,“它叫‘青铜’。今日所见,绝密。这枚箭簇,归你了。”
苍牙紧紧攥住那枚小小的箭簇,感觉它比最沉重的石斧更有分量。他重重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猎手的本能让他瞬间明白了这东西在狩猎与战斗中的颠覆性意义——有了青铜箭簇,以后狩猎大型野兽时,再也不用担心箭簇断裂;面对其他部落的进攻,岩山部落的弓箭也将成为最致命的武器。
然而,青铜的诞生喜悦很快被现实的阴云笼罩。
试验消耗了巨量的木炭和人力。为了维持窑炉的高温,部落里储存的木炭用掉了近三分之一,这些木炭本是为过冬准备的,如今却被大量投入到冶炼中。参与秘密冶炼的阿木和阿石虽然不敢多言,但异常的物资调配——比如频繁地砍伐树木烧制木炭,以及工坊日夜不熄的火光,终究难以完全掩盖。
部落里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流言。有人说启明者在工坊里“折腾”新东西,每天都要烧掉好多木炭;有人说工坊里的火焰是“地火”,能把石头变成“硬疙瘩”;还有人猜测启明者在创造某种“吞噬”燃料和矿石的“新陶器”,甚至有小孩跑到工坊附近,想看看那神奇的“地火”是什么样子,被岩虎及时赶走。岩虎每次驱赶时,都会下意识按住胸口的铜匕,那冰凉的触感提醒他,这些流言背后藏着不能泄露的秘密,他只能用“启明者炼制过冬器物”的借口搪塞,可眼里的警惕却让孩子们不敢多问。
更迫在眉睫的是,随着秋意渐深,一场连绵的阴冷秋雨席卷了黑风林地区。雨水淅淅沥沥地下了数日,从未停歇,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像一块浸透了水的脏麻布,见不到一丝阳光。气温骤降,寒意顺着兽皮的缝隙往骨头里钻,部落里的老人和小孩都缩在棚屋里,围着火塘不敢出门。负责照看火塘的妇人每天要往里面添三次柴,可火苗还是蔫蔫的,只能勉强维持一点温度,晚上睡觉即便盖着三层鞣制的厚兽皮,也能感觉到被子外的寒气。
虽然汪子贤提前让部落成员储备了干柴,可持续的潮湿天气让取暖燃料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柴火被雨水打湿后,外层裹着一层黏糊糊的泥,需要先放在火塘边烘干才能点燃,烘干的过程又要消耗额外的干柴;就算点燃了,燃烧时也会冒出呛人的黑烟,火星少得可怜,热量比干燥的柴火差了一半还多。部落西侧的柴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原本堆得比人还高的柴垛,如今只剩下齐腰的高度,鹰眼每天早上清点时,都会用石刀在旁边的树干上刻一道痕,看着刻痕越来越多,他的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虫子。
这天清晨,雨水终于小了些,却依旧没停。鹰眼抱着一卷潮湿的兽皮,急匆匆地找到汪子贤的棚屋,棚屋门口的泥地上,还留着昨晚他来回踱步的脚印。“首领,”鹰眼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焦虑,他撩开棚屋门口的兽皮帘,带进一股冷风,“柴火真的不够了。刚才清点,剩下的干柴只够维持二十天,要是雨还不停,咱们就得拆棚屋的茅草当燃料了。还有粮食,之前储存的肉干和粟米,原本够吃到明年开春,可现在多了二十多个外来者……”
汪子贤正蹲在火塘边,用一根木柴拨弄着里面的火星,听到“外来者”三个字,动作顿了顿。他抬头看向鹰眼,发现对方的眼眶深陷,脸上沾着不少炭灰,显然这些天为了物资的事没睡好。“外来者那边怎么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