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逐渐成为了“广寒宫”号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特别关注的“病秧子”或“幸运儿”,而是舰桥上一个沉默却可靠的存在。他的战术建议依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但他更多时候展现出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一种对细节的执着。
一次,王浩负责更新一片陌生星域的导航危险数据库。这项工作繁琐至极,需要比对数年来的探测记录,标记出微小的变动。大多数参谋只会更新明显的变化,但王浩却花了大量时间,去追踪一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引力参数漂移。
周平路过时看了一眼,随口道:“小王,这些细微波动可能是传感器误差,不用太纠结。”
王浩抬起头,认真地说:“周副舰长,我查过记录,这种模式的微小漂移,在‘暗影星云’边缘的几个区域都出现过,虽然幅度很小,但方向具有一致性。我在想,这会不会是某种大规模天体活动(比如未知黑洞或星云内部结构变化)产生的遥远涟漪?如果能建立模型,或许可以对更大范围的航行安全提供预警。”
周平愣了一下,重新审视着星图上被王浩细致标注出的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有道理。你继续跟进,需要计算资源的话,向我申请。”他拍了拍王浩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年轻人,沉得住气,心思缜密,是块干指挥的料。”
这些细微处的卓越,林雪都通过报告和周平的反馈知晓了。她依旧很少表扬,但分配给王浩的任务渐渐增加了难度和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让他参与一些非核心的战术推演会议,听取他的意见。这是一种默许的信任,比任何口头奖励都更有分量。
一天深夜,王浩为了验证一个关于星际尘埃云带电粒子分布与隐形效果的猜想,留在舰桥加班。偌大的舰桥只剩下几个值班人员和他在控制台前忙碌的身影。
这时,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被放在了他的控制台边缘。
王浩抬头,惊讶地看到林雪站在旁边。她已经脱下了军装外套,只穿着衬衫,显得少了几分平日的冷峻。
“舰长?”
“提神。你的猜想有进展吗?”林雪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里显得柔和了一些。
王浩受宠若惊,连忙汇报了自己的初步发现。林雪静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讨论结束时,林雪淡淡地说:“思路不错,但需要考虑高能粒子对我方传感器自身的干扰效应。不早了,明天再继续。”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留下那杯温暖的咖啡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兰花的清淡香气。王浩端着那杯咖啡,看着林雪离去的背影,心中有种奇异的感觉。这位冰冷的舰长,似乎也有着她不为人知的细心一面。
乔梁依然是王浩融入舰上生活的“最佳催化剂”。他发现王浩对战舰的各个模块都充满好奇,便自封为“王浩首席导游”,经常拉着他在休息时间在允许的区域内“探险”。
“看,这里是引擎调节阀的次级控制室,别看它不起眼,要是出了问题,咱们就得在太空里漂着了!”乔梁像个老司机一样介绍着,“哎,我跟你讲,上次有个菜鸟工程师差点把这儿搞炸了,当时……”
通过乔梁这种插科打诨的方式,王浩对“广寒宫”的了解远远超出了舰桥和战术层面,更深入地理解了这艘庞大战舰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每个岗位上的官兵是如何生活的。这种了解,让他对这片钢铁世界产生了更真实的归属感。
食堂依然是信息交流和欢乐的集散地。乔梁甚至搞了个“王浩战术推理小课堂”(当然是非正式的),经常在吃饭时拿一些星际海盗的战术案例或者虚拟战例来考王浩。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家族之星际指挥官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