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老乞丐,不知何时出现。他正惊恐地用脏兮兮的双手死死捂住自己的眼睛,仿佛那石画是吃人的妖魔,一边踉跄后退,一边语无伦次地嘶喊:“看不得!看不得啊!石头画里的鬼……会杀人!真的会杀人啊!”
杨锦心中剧震,一步上前抓住老乞丐的手臂,急切问道:“前辈!您……您也能看见那画中持剑的雾影?”
老乞丐却只是惊恐地重复着那几句话,挣脱杨锦的手,跌跌撞撞地沿着山道跑远了,那嘶哑的警告声在寂静的月色中渐渐消散:“鬼……会杀人……看不得……”
杨锦猛地回头,再次看向那二十四幅石画。月光下的线条,似乎与白日所见有了微妙的不同?具体哪里不同却又说不出来。
一股寒意自脊椎升起。这石画,果然蕴藏着大恐怖,亦或是……大机缘?
他不敢再轻易沉浸其中,只将二十四幅画的轮廓和线条走向,强行印入脑海。直至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中,倒头便睡,直至次日午后方醒。
此后十余日,杨锦如同着了魔一般,沉迷于那石画幻境之中。
白日里,他在院中一遍遍演练剑法,回味与雾中人交手的每一个细节;夜幕降临,便独自登上后山崖壁,面对石画,尝试再次进入那玄奥而危险的“画境”。
他渐渐发现,每一次进入画境,面对的雾中人都更强,剑法也更诡谲莫测。最初不过三招两式便会被“击杀”退出。但反复的“死亡”与“重生”,竟让他的精神韧性不断增强,在幻境中支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他不再畏惧死亡,开始摒弃一切杂念,将归一剑法催动到极致,剑光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
然而,那雾中人往往只需看似平平无奇、甚至破绽百出的一剑,便能穿透他密不透风的剑网,将他再次“斩杀”。
每一次“死亡”,雾中人的剑招便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脑海。他开始在清醒时疯狂拆解、推演这些剑招的轨迹与意境,试图捕捉那“无招之招”的真谛。
他并不知道,虽然自己在这短短十余日内,最多只能深入到第五幅画所衍生的幻境,但无数次在生死边缘的锤炼,无数次对剑招本质的冥思苦想,已让他的剑道境界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他的剑,正逐渐褪去匠气,向着那“心道即剑道”的至高境界靠拢。
神剑山庄老太君的七十大寿之期临近,庄内张灯结彩,筹备寿宴与即将举行的宝剑开炉大典,一片繁忙。
派往北地的探子也即将在寿诞前返回。杨锦乐得清静,整日沉浸于剑道之中。
这日,赵婉儿又蹦蹦跳跳地来找杨锦。如今庄内众人忙于寿诞,对她看管松懈,加之有杨锦在侧,长辈们也颇为放心。
赵婉儿虽性子骄纵,却也重情重义,并非无理取闹之辈。在她软磨硬泡之下,两人策马下山,直奔洛华镇。
时近正午,赵婉儿熟门熟路地将杨锦带到镇中心一家挂着“百年张记”招牌的老店前。店门口早已排起长龙,香气四溢,人声鼎沸。
店老板一眼认出赵婉儿,满脸堆笑,亲自将两人迎上二楼雅间。无需吩咐,精致的凉菜与温好的醇酒已迅速摆上桌。
赵婉儿迫不及待地抓起酒壶,给自己和杨锦各斟满一杯。她秀眉微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股辛辣直冲喉头,赶紧夹起一筷凉拌三丝塞进口中,这才舒了口气。
抬头见杨锦正看着她,酒杯尚未沾唇,俏脸一红,嗔道:“看什么看?没见过人喝酒啊?”
杨锦哑然失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液初入口辛辣,入喉却化作一股绵长的清香,回味悠长。两人推杯换盏,不觉间已饮下数杯。
不多时,店小二小心翼翼捧着一个硕大的青花瓷盘进来,一股难以形容的奇香瞬间弥漫了整个雅间!
盘中,鸡肉被剁成指节大小,每一块都包裹着一层焦黄酥脆、油光发亮的鸡皮!其间点缀着翠绿的青椒、暗红的干椒、棕褐的豆蔻、嫩黄的姜片,色彩诱人。
赵婉儿欢呼一声,夹起一块鸡肉送入杨锦碗中:“快尝尝,保管你舌头都鲜掉!” 杨锦依言夹起,咬破酥脆的外皮,内里鸡肉竟是异常鲜嫩多汁!
一股复合而奇妙的滋味在舌尖轰然炸开——麻、辣、鲜、香、醇!花椒的麻、辣椒的辣、豆蔻小茴香的馥郁、当归的药香、鸡肉本身的鲜美以及秘制酱料的醇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油汁在口中迸溅,麻与辣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鲜香则层层递进,回味无穷!更妙的是,吃完之后,唇齿间竟留有一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奇香,久久不散。
“如何?” 赵婉儿得意地扬着小脸,眼中满是期待。
杨锦细细品味着口中余韵,由衷赞道:“果然……天下一绝!
喜欢天剑奇侠传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剑奇侠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