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亦感其诚,将毕生所悟的一套攻守兼备、暗合天道的“护剑阵法”传于山庄弟子。
此阵精妙,百年间再无人能破庄夺剑。
数年后,老者预知大限将至,重返山庄与老友诀别。时年赵嘉政亦近九旬,剑道铸术皆臻化境,又新铸数柄名剑。
两位百岁老人,每日饮酒论剑,一个传授铸剑心得,一个讲解武学至理。
数月后,老者于后山崖壁之上,以指为笔,以石为纸,刻下二十四幅蕴含其毕生武学至理的画卷,题名“无争”。
赵嘉政亦倾尽最后心血,铸成三柄登峰造极之剑:两柄锋芒绝世,削金断玉,名为“秋露”、“秋霜”;最后一柄,通体以天外玄铁所铸,剑身乌黑,无锋无刃,比寻常剑短一尺,质朴无华,名为“无锋”。
老者抚摸着“无锋”,开怀大笑:“此剑无锋,恰如吾道‘无争’!剑心通明,大巧不工,好!好!好!” 两人痛饮达旦。
翌日,家人发现两位老人于醉梦中含笑而逝,相携仙去。
后人遵其遗愿,将二人合葬于后山,并将“无争”石画与三柄剑供奉于“陈剑堂”,立下古训:凡有德之侠士,能破“护剑阵法”者,可择一剑相赠;凡有缘之人,可参悟“无争”石画,得窥无上剑道。
自此,神剑山庄以剑会友,每年开炉铸剑十柄,赠予破阵得剑的有缘侠士。
江湖豪杰皆以得神剑山庄之剑为荣。山庄亦因广结善缘,得无数英豪敬重庇护,百年屹立不倒。然那“无争”石画,玄奥艰深,百年来参悟者如过江之鲫,或痴或癫,却从未听闻有人真正悟透其中武学精髓,渐渐只余一段缥缈传说。
杨锦对山庄有恩,佩剑又因救赵婉儿而毁,更兼是故人韦一公之孙。
老太君感念其德其缘,特破例允他前往“陈剑堂”选剑。
陈剑堂位于山庄后山禁地,需连过三道森严门户。堂前大厅,三位须发皆白、气息渊深的长老率数十弟子肃立。
即便有老太君亲临,选剑亦需依古训而行——破阵!依破阵层级,决定可选之剑的品阶。
赵家众人齐聚观礼。杨锦自报家门,取过一柄备用的木剑。
一柱丈许长的线香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
第一关:四面楚歌。 四名持棍弟子如风掠出,瞬间将杨锦围在核心。四套棍法,分进合击,攻守一体,棍影如山,密不透风。
杨锦凝神观察,木剑挥洒,以归一剑法守御。数招过后,他窥得门径:四人看似配合无间,实则必有一人率先发动攻势,引动其余三人随之变招,此人即为阵眼!阵眼随攻守之势流转,并非固定一人。
杨锦觑准一名弟子棍势初起、新旧力道转换的刹那,木剑如电,直刺其腕!那弟子招式未老,仓促回防不及,只得撤步闪避。
阵势运转立时一滞!杨锦岂容良机错失,欺身而上,猿臂轻舒,已夺下一棍!阵眼一破,余下三人棍法顿失章法,顷刻溃散。第一关,破!
赵婉儿在一旁看得清楚,虽心中仍有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杨锦眼光毒辣,破阵干净利落。老太君与几位长老微微颔首。
第二关:五行八卦阵。 五名弟子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站定,身形不动,手中长棍却依五行生克之理舞动,瞬间演化出六十四卦象,棍影重重,如同一个生生不息、流转不息的巨大磨盘。
杨锦木剑攻入,无论快慢,阵势随之流转,总能将他的攻势化于无形。此阵攻伐不足,守御之强却令人叹为观止!杨锦久攻不下,额头见汗。
他强定心神,想起《周易》相生相克之理:五行顺转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则循环往复,无懈可击!若使其逆转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他心念电转,剑势陡然一变,不再强攻,而是以木剑引带棍势,竟试图逆推五行运转!阵中弟子顿感压力倍增,棍法运转稍显滞涩。
就在五行轮转至“火”位,棍势由盛转衰的微妙瞬间,杨锦眼中精光爆射,木剑化作一道惊鸿,精准无比地点在“火”位弟子的肩井穴上!那弟子闷哼一声,长棍脱手!五行缺一,生克立破!
第二关,破!
此关难度远胜第一关,江湖中无数好手皆止步于此。杨锦竟能窥破五行生克逆转之理,以巧破力,令老太君与几位长老眼中异彩连连,真正刮目相看。
赵婉儿低声嘟囔:“哼,得意什么,第三关丘长老亲自坐镇,看你还怎么破!”
此时,线香已燃过半。
第三关:七星剑阵。 护剑长老丘盛椿须发戟张,手持一柄寒光闪闪的真剑,立于天枢之位。六名精英弟子分站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之位,七柄长剑寒光烁烁,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脚踏玄奥步法,气机相连,浑然一体!
剑阵甫动,剑气森然,如同七颗星辰坠落凡尘,携带着沛然莫御的天地之威,瞬间将杨锦笼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