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探其脉息,忽然跌坐在地,呵呵大笑:“好小子!真气激荡,冲了关窍,晕过去了!无妨,睡一觉便好!”
原来杨锦在生死关头,内力勃发,骤然收功,真气冲顶所致。
华紫嫣与苏晋中闻言,喜极而泣。这泪水,不仅为劫后余生,更为师门长久以来所受的欺压与屈辱,终见曙光!华英派,有救了!
陈雄运功为杨锦梳理经络。忽闻远处马蹄声疾如骤雨。苏晋中、华紫嫣刚握紧兵刃,陈雄已笑道:“是尚武回来了!”
果见华尚武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大队护卫军,领头的正是李世玉!
两人见遍地狼藉,杨锦倒地,大惊失色。待知杨锦无恙,才长舒一口气。李世玉命军士捆缚伤者,掩埋尸体,听闻事情经过,面现愧色:
“李某失察,竟让奸细混入身边,险些害了诸位性命,此罪难辞,待我回去,定要挖出幕后黑手!
只是……此人既能安插心腹到我府衙,朝廷各处,恐怕早已暗流汹涌了!”
当夜,李世玉将此事急报朝廷。杨锦直睡到次日晌午方醒。
睁眼便见华紫嫣守在床边,双目微肿,见他醒来,慌忙拭泪,双颊飞红,轻声道:“杨大哥,你……你感觉如何?”
杨锦颇觉赧然:“无妨,就是……突然天旋地转。”
他察觉华紫嫣似有话问,正踌躇间,腹中却“咕噜”作响,饥饿难耐。
华紫嫣“噗嗤”一笑,红着脸道:“我去备饭!”转身跑了出去。
饭后,陈雄、苏晋中、李世玉等人齐聚房中。寒暄几句,李世玉叹道:“杨兄弟剑法通神,假以时日,必是武林中流砥柱!”
杨锦谦逊几句,便将得华老英雄遗赠剑谱、令牌及韦一公嘱托之事和盘托出。众人听罢,感慨万千。
李世玉正色道:“圣上闻知诸位义举,特赐‘调遣令’一枚,凭此可调动地方兵马千人,各州府关隘通行无阻。”取出一枚古朴铁牌,交予杨锦。
众人谢过皇恩。李世玉告辞后,苏晋中神色庄重,领着华紫嫣、华尚武,向杨锦深深一拜:“拜见掌门人!”
杨锦连忙搀扶:“三位快快请起!杨锦德薄才疏,实不敢当!”
陈雄开口道:“锦儿,神秘人之事暂可搁置。然华英派危如累卵,你已得剑法真传,功力精进,足可担此重任。
然掌门之位,非独恃武功,更需审时度势,集思广益,切不可意气用事。门内倾轧,水深难测,老头子不便插手,免得授人以柄,反误你大事。
明日我便启程往边疆,探探那神秘人的底细。待归来之日,你我爷俩再叙。”言语间,离别之意已生。
杨锦与陈雄虽相处日短,却情同祖孙,闻言眼眶微红。
陈雄亦有不舍,强笑道:“雏鹰终须独自翱翔。此去多则数月,少则几旬便回。
你且放手去做,闯出个名堂来!”说着,将两物塞入杨锦手中:一是一本泛黄拳谱,上书《迷踪拳》;
另一件,便是那神秘组织的令牌。他郑重叮嘱:“你已初窥内力驭剑之门径,这拳谱好生参悟,拳脚功夫亦是防身根本。
日后若遇可造之材,替我传下去,莫使绝学失传。至于这令牌……非到万不得已,不可示人,或可于绝境中保你一命。”
当夜,一老一少,对坐饮酒,促膝长谈。翌日清晨,杨锦醒来,陈雄已飘然远去,只余桌上空杯,徒增怅惘。
关于华老英雄华九天之事,韦一公曾多次向杨锦讲述。
五年前重阳,韦一公在淮安访友。忽有自称华英派弟子者送来血书一封,仅数字:“速来,兄有事相求!——华思齐(华九天本名)”。
韦一公与华九天乃生死之交,见此血书,心知巨变,星夜兼程赶赴华英派。
得知华九天“练功走火入魔,神志不清”,疑窦顿生。
几经周折,终在一处冷僻后院见到故友。
昔日叱咤风云的华掌门,此刻卧于病榻,形销骨立,双目无神。
韦一公悲从中来。忽觉华九天手指微动,他急忙握住。华九天在他掌心艰难划下几字。韦一公会意,以内功疗伤为由屏退左右。
喜欢天剑奇侠传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剑奇侠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