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卫兵连夜返回了江城。
他没有耽搁,一回到仓库,便立即启动了刚刚解锁的【商城制造权限】。
“系统,调出地龙掘进机标准图纸,进行特化改造!”
【请确认改造方向。】
“目标:地下深层无损作业。第一,强化地质雷达,融合超声波与次声波,以及高能粒子探测阵列,精度要求提升至厘米级。第二,主钻头改为复合式,加装可变频超声波震动模块,实现对岩层的切割而非破碎。第三,在机体腹部,加装一个独立的、由记忆金属构成的柔性抓取与运输仓,要求绝对隔绝震动。”
【改造方案生成完毕……预计消耗基建点数三十八万点。】
系统的下一条提示却让秦卫兵愣了一下。
【警告:基建点数不足。当前余额:350,000点,项目预计消耗:380,000点。】
【检测到宿主已获得国家级战略合作权限,是否启用“战略项目透支协议”?】
【协议说明:可临时透支最高50万点基建点数,用于完成战略任务。该笔点数需在任务完成后,用相应价值的现实世界资源(如国家提供的钢材与稀土等)进行1:1抵扣偿还。】
“原来如此,这才是战略合作的真正用法。”秦卫兵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确认。
“启用协议,立即制造!”
【协议已启用。扣除三十五万基建点数,透支三万点。开始制造!】
在秦卫兵的指令下,仓库角落里,那个工具箱大小的核心制造单元被激活。它的外壳无声滑开,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一个淡蓝色的半透明能量罩瞬间展开,形成一个笼罩了仓库中心数十米区域的封闭力场。
紧接着,亿万计的纳米机器人如金属尘暴般从单元中喷涌而出,充斥在力场之内。它们蜂拥向那些堆积如山的钢材、铜锭与高分子聚合物,原材料在纳米机器人集群的包裹下,被迅速分解为原子级的超微粉末,悬浮在力场中,形成一片灰色的迷雾。
力场中心,无数微型机械臂从核心单元探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它们从原子迷雾中提取所需材料,通过3D打印与超精密组装技术,在原子层面直接构筑零件。复杂的齿轮组一体成型,内嵌传感器的轴承无缝打印,精密的管线网络如同神经般被编织、连接……一个个精密部件,在无数微观机械的协作下,被高效而精准地创造并组装起来。
小九早就睡着了,怀里还抱着那个被锁住的零食柜的锁头,似乎在研究怎么把它弄开。
秦卫兵则看了一夜。
他看着一台台小小的无人机如同工蜂,将一堆废铁,逐渐编织成一头钢铁巨兽。
第二天黎明,当天光从仓库顶棚的缝隙中照入,一头全新的地龙掘进机匍匐在仓库中央。
它比标准型地龙更粗壮,外壳装甲上遍布着如同生物脉络般的传感器阵列。最前端的钻头不再是巨大的锥体,而是由上百个可以独立伸缩旋转的子钻头构成的复杂花冠。整台机器仿佛一头来自深渊的史前巨兽。
【地龙二号·探索型,制造完毕。】
几乎在同一时间,秦卫兵的加密电话响起,是李德顺。
“秦老板,飞机已经就位。江城东郊,废弃的7号军用机场。”
当秦卫兵驾驶着T-1百吨王,后面拖挂着地龙二号,出现在那架代号鲲鹏的国产最大型军用运输机前时,看得负责接应的技术人员和地勤士兵目瞪口呆。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保障一台重型民用工程设备的装载。可眼前这台长度超过六十米的钢铁巨兽,比他们见过的任何军用主战装备都要夸张。
“报告!目标设备超长超重,与任务简报严重不符!我们的牵引车和龙门吊最大载荷只有一百五十吨,无法执行装载作业!”一名负责装载的少校满头大汗,冲着对讲机焦急地报告。
秦卫兵没有理会他的慌乱,只是按下了T-1的控制按钮。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T-1百吨王的车斗缓缓抬起,车底的反重力引擎启动,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之力猛然排开,发出一阵沉闷的爆音。那头重达数百吨的地龙二号,仿佛挣脱了地心引力,如没有重量的玩具般被平稳托举起来,调整角度,然后轻巧而精准地滑入鲲鹏运输机的货仓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耗时不到三分钟。
现场的嘈杂声戛然而止。那名少校还保持着手持对讲机的姿势,嘴巴微张。一名旁边的老技术员喃喃自语:“反重力……这是反重力应用……我的天,它的能源转化率是多少……”
随行的军方技术人员面面相觑,每个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远超震撼的惊骇。这种装卸效率和它所代表的技术,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飞机轰鸣着起飞,几个小时后,抵达了被群山环绕的昆仑基地外围。
这里早已被军队全面封锁,气氛肃杀。一位肩扛大校军衔的中年军人正站在指挥部外,凛冽的寒风将他的风衣吹得猎猎作响。他叫高建军,昆仑基地的总负责人,眼窝深陷,眼神中布满了血丝,但那份锐利却丝毫未减。他看着从舷梯上走下的秦卫兵,目光如鹰隼般审视着这个一身休闲装的年轻人,以及那台刚刚从飞机上卸下的、造型诡异的设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