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道长的目光在李白面上停留一瞬,那目光清澈却似能穿透皮囊,直窥神魂深处涌动的剑意与寒意。他拂尘轻摆,指向扬州城深处那鳞次栉比的屋宇飞檐,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了潮湿的江风里:
“若要寻不愿海神得享祭祀之人…‘鬼市’或许能觅得踪迹。只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告诫,“那地方龙蛇混杂,非善之地,更似一张罗网,专待飞蛾。二位若决意要去,需万分谨慎。”
“鬼市?”阿依娜蹙眉,山野长大的她对此类词汇既觉神秘又本能警惕。
“不在白昼,而在夜半。不在明处,而在暗渠。”鉴真言语间带着玄机,“扬州城下有隋炀帝开凿运河时留下的诸多废弃水道与秘窟,日久年深,便成了见不得光的交易之所。消息、禁药、赃物、乃至…人命,皆在其中流通。近来,更多了些关于‘海神祭’的诡异传闻。”
李白眼神微凝。鬼市…确是打探消息的绝佳去处,亦必是危机四伏的陷阱。方才码头的试探与那艘驶向东海的祭品船,无不说明对方张网已待。
“请道长指点门径。”李白拱手,语气坚决。龙潭虎穴,亦需一闯。
鉴真轻叹一声,似早知如此。他从袖中取出一枚不起眼的灰扑扑符纸,指尖灵光微闪,在上面迅速勾勒出一个奇异的、似鱼非鱼、似锁非锁的符号。
“今夜子时,城西‘枯荣桥’下第三根桥柱,以水元之气激发此符,可见入口。切记,”他神色凝重,“鬼市有鬼市的规矩,莫信轻易靠近之人,莫贪意外之财,更莫要轻易显露修为——尤其是阁下这般…特殊的气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白一眼,显然察觉到他体内那迥异于寻常修士的剑气与沧海意境。
“多谢。”李白接过符纸,入手微温,隐有灵力流转。
鉴真稽首一礼,不再多言,转身飘然离去,青色道袍很快消失在熙攘人流之中。
是夜,子时。
扬州城西,枯荣桥。
此地偏僻,荒草丛生,桥下河水黝黑,散发着淤泥与腐朽物的气味,与城中繁华判若两个世界。月光被薄云遮掩,只投下惨淡清辉。
李白与阿依娜依言找到第三根桥柱。柱身斑驳,爬满湿滑青苔。李白凝神,引动体内那一丝得自《沧海卷》的水元精气,渡入手中符箓。
符纸无声燃起幽蓝色火焰,化作一道流光,射入桥柱表面。
奇迹发生——那坚固的桥柱表面,竟如同水面般荡漾开来,浮现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扭曲旋转的幽暗洞口!一股混合着霉味、廉价熏香、血腥气和某种奇异能量波动的气息从中扑面而来。
“跟紧我。”李白低声道,率先踏入那光影扭曲的入口。阿依娜紧随其后,小手紧握着衣襟内那柄淬了山鬼血的短匕。
一阵短暂的天旋地转与空间置换感后,脚下触到坚实地面。
眼前景象豁然开朗,却诡异莫名!
这是一条巨大无比的地下甬道,宽阔堪比地上扬州的主街,一眼望不到尽头。甬道顶部并非岩石,而是涌动着幽暗水光的结界,仿佛一条地下河流悬浮于顶,映照得下方光影迷离。两侧则是依着古老石壁开凿出的无数洞窟、摊位、甚至简陋楼阁。
人影幢幢,摩肩接踵。却奇异地安静。大多数人都穿着斗篷或戴着面具,遮掩形貌,交易多在沉默或极低的耳语中进行。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奇怪的东西:散发着微光的草药、被封在琉璃瓶中的奇异虫豸、锈迹斑斑的古兵器、甚至还有笼子里关着的、眼神麻木的活人…
这里就是扬州鬼市。光与暗交错,欲望与绝望共存。
李白收敛周身气息,将剑气深藏,只余一丝水元意境自然流转,与周遭环境隐隐相合,并不突兀。阿依娜也努力压制着山鬼血脉的自然气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
他们沿着主道缓慢前行,目光扫过两侧摊位,耳朵捕捉着流散的只言片语。
“…‘蓝莲花’又涨价了,说是下次‘潮信’来得更猛…”
“…那帮东瀛人搜罗童男童女,出的价钱倒是不菲,就是邪性…”
“…听说前几日金陵那边折了不少人手,连‘海魅’都…”
“…慎言!不想活了?太阴阁的耳目无处不在…”
零碎的信息汇入耳中,与已知情报相互印证。迷心丹(蓝莲花)、倭人(东瀛人)、海魅、太阴阁…这些关键词频繁出现,显示鬼市确与那阴谋紧密相连。
突然,李白脚步一顿。他的目光锁定了前方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摊位。
那摊位只摆着一张矮几,几上放着一盏孤灯,灯焰竟是诡异的碧绿色。一个身形佝偻、戴着硕大斗笠的老者坐在后面,仿佛睡着了。矮几上,随意摆放着几件物品:一块沾着干涸海泥的碎陶片,几根色泽黯淡的鸟类翎羽,还有——一小截枯死的树枝,树枝断面却隐隐渗出一丝极淡的、与那女童手腕印记同源的邪异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