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讲道,时光流转。陶杨虽未如初次那般字字珠玑、逐层剥茧,但以其悟道二重天之境界,高屋建瓴,阐述修行各境之关隘玄妙,剖析大道运行之本质,已然足够震撼人心。
悟道台上,他身影朦胧,与道相合,口绽莲花间,天地异象纷呈:金莲自虚空涌现,道韵化作实质的涟漪扩散,灵气如潮汐般涌动。
台下百万修士屏息凝神,如痴如醉,时而有人心有所感,周身光芒大放,突破之气机冲霄而起,引得周围一片赞叹与羡慕。整个昆仑学院的道蕴,在这三日里,愈发沉淀,愈发浩瀚。
然而,讲道甫一结束,道韵尚未完全平息,陶杨的身影便已在悟道台上徐徐消散,未曾与任何前来致谢或求教的修士寒暄半句。他将学院俗务再次交托给沉稳可靠的院长徐福,只留下一道神念传音,便如一阵清风,孤身没入那苍茫无尽、神秘莫测的昆仑山脉深处。
昆仑,万山之祖,龙脉之源。自神话时代便屹立于此,其内部空间之广袤深邃,早已超越了寻常地理概念的范畴。越过外围学院划定的安全界限,便仿佛一步踏入了另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
这里群峰竞秀,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如巨兽匍匐沉睡;云雾终年缭绕,时而化作仙境祥瑞,时而变为噬人迷障;更有无数古老秘境,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散布在群山万壑之间,散发着或祥和、或危险、或诡谲、或纯粹的能量波动。这里是资源的宝库,亦是危机的坟场。
陶杨一步百里,身形在云山雾霭中若隐若现,速度快得只在视网膜上留下一道淡淡的残影。他灵觉全开,如同最精密的雷达,覆盖方圆千里,仔细感知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地。山川走势、灵脉流转、秘境光晕、生灵气息……一切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心湖。
二十年前,他与凤寒曦联手,曾在此地平定魔患,清扫凶地,为昆仑学院的建立打下了根基。可仅仅二十年过去,这片土地的变化让他心惊。山脉深处,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无数新的秘境光晕,其数量之多,远超以往。有些秘境散发的气息古老苍茫,仿佛沉睡了万古;有些则波动扭曲,带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混乱与邪恶。
他的神识数次掠过昆仑学院的探险小队、执法队伍以及导师带领的历练团队。他看到年轻弟子们小心翼翼地在险峻山崖上测绘地图,看到执法队员与从秘境裂隙中涌出的、形态狰狞的精怪浴血搏杀,看到导师们指点学员辨识那些散发着奇异光泽的灵草矿石。
陶杨如同一个无声的守护者,神识扫过,确认他们暂无性命之忧后,便不再停留,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连学院最新绘制的地图上都标注着猩红“未知”或“极度危险”字样的最深邃区域。
越是深入,陶杨心中的违和感便越是强烈。
太安静了。
并非绝对的死寂,虫鸣、兽吼、风声、水声依旧可闻。但这种“热闹”,相对于这片区域因新诞生众多秘境而本应存在的、那种混乱无序、充满资源争夺与领地厮杀的氛围而言,显得过于“秩序井然”了。许多新出现的秘境入口处,竟然异常“干净”,看不到大规模战斗遗留的残骸,也感受不到狂暴能量肆虐后的紊乱波动。它们就像是被精心安置在这里的装饰品,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和平”。
这绝非正常!秘境生灵,无论是本土孕育还是异界来客,其领地意识和资源需求都极其强烈,如此密集的秘境共存,竟能相安无事二十年?
警兆在他心中升腾。他决定验证一个猜测。他开始有意识地搜寻学院早期探索记录中曾有明确记载,但如今在他的灵觉感知中却一片空茫的那些秘境坐标。这些秘境,在二十年前的记录里,规模不小,各有特色,绝非会轻易自然湮灭的类型。
耗费了数月工夫,穿越了数片危险的死亡沼泽和扭曲林带,陶杨的脸色随着探查的深入而越发凝重。
三十七个!足足有三十七个曾经被记录在案,规模不小的秘境,此刻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从昆仑的版图上彻底抹去!原地只剩下些许微弱的空间紊乱余波,像是伤口将愈未愈时的瘙痒。以及……一种被刻意清理、打扫得近乎完美,却仍未能完全瞒过他经过凤凰真火淬炼的灵觉的、极其淡薄的魔气残留!
这魔气阴冷、纯粹,带着一种掠夺和毁灭的本质气息,与他二十年前交手过的那些散兵游勇般的魔族截然不同!
“不是自然湮灭,是被有组织地、彻底地‘清除’了。”陶杨立于一片空寂的山谷中,脚下是略显琉璃化的地面,这是极高温度能量瞬间爆发留下的痕迹,他眼中寒芒如星,“数十个秘境的资源、生灵……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吞噬殆尽。魔族,你们在昆仑的阴影里,究竟干了什么?所图为何,竟需要如此庞大的资粮?”
他仿佛能听到无数生灵在绝望中被吞噬时发出的无声哀嚎。不能再等了!他循着那几乎微不可察、断断续续的魔气指引,以及心头那份如同阴云般越积越厚的不安感,将速度提升到极致,朝着魔气隐隐汇聚的源头方向,疾驰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